23.第23集《天台教观纲宗》

天台教观纲宗 妙音0 加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四九看书】地址:49k.net

三、大乘佛果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五页,我们看第三、大乘佛果。

这一大科是说明整个藏教修行的位次。天台宗把藏、通、别、圆四教的修行,都分成了六个位次:所谓的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乃至于究竟即。从藏教的角度来说,这六个阶位的修行,有它浅深的不同,但是这六个阶位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成就一种出离心。

我们一般的凡夫,在三界得果报时,我们不管这个果报是快乐的或者痛苦的,我们有一种习惯,会把心住在这个果报上,心有所住,然后就启动了无量无边的生死轮回。所以在整个藏教当中,它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心走出三界的果报。

这种走出三界果报的出离心,到底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简单地讲,它能够快速有效地降低我们的生死业力。这一点在净土宗非常关键。因为净土宗的人,临终时提起一句佛号的时候,当然你要有一种往生的愿力。但是往生的愿力,大家修行的程度差不了太多,如果你在净土宗下过功夫,你对阿弥陀佛的皈依,对净土的愿力,应该大家差不了多少。

那么成败的关键在哪里呢?就是谁能够在平时成功地把生死的业力降到最低。有些净土宗的修学者,他平常不处理生死业力这一块。他就是念佛的时间就去念佛,出来该干么他还干么,该攀缘攀缘,该执着执着,这种是很危险的。你低估了生死业力的存在,它还是存在啊。不是说你完全不理它,它会自己消失掉,没有这回事情,它还是存在。

诸法因缘生。我们已经把这个因缘启动起来,如果你不创造一个还灭的力量,它自己不会消失掉。等到你临终时才知道生死业力的可怕,晚了!太晚了!所以,藏教的好就好在哪里呢?就是说,你平常点点滴滴地按照这个思考模式去观照,它能够把你的生死业力降到最低的程度,至少不障碍你往生,叫带业往生。

藏教是怎样来修出离心呢?它的主要的下手处只有一个,就是无常,“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它就是让你观察生命的现象。生命的现象,每一个人各有各的现象,有些人活得快乐,有些人活得痛苦,这叫差别相。

但是,有一个共同相,就是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变化的,没有一个人是例外的,包括整个天上、人间、三恶道,都是生灭变化的。生灭变化的观察,有两个不同的结论:如果你的执着是带有贪爱的执着——我们有的烦恼是带有贪爱的,这种执着是因为对人生的经验中,曾经有过快乐的感受,有过美好记忆的执着。在对治这种执着时,是观无常后,要先经过苦谛,观受是苦。

就是说,其实人生的快乐,是要付出代价的。你要付出三种代价:第一个,你会在快乐中带动你的烦恼;第二个,你一定会造罪;第三个,你来生会因为罪业的力量到三恶道去。也就是说,你牺牲了来生的快乐去享受今生的快乐,“以有烦恼故,有诸罪业故,有老病死故,非实安乐住。”三界的快乐都有三种毒药。

所以,你思惟苦谛时,必须看到人生快乐的背后,它是有问题、有过失的。所以它必须从无常故苦,苦即无我而最后放弃主宰。他为什么放弃主宰呢?跟苦谛有关系。因为你给我太多痛苦了,所以我必须放弃你。我们对治带有贪爱的执着,你一定要把无常先拉到苦谛,然后才能够无我,你才有办法放弃,这是我们面对带有贪爱的执取的方法。

另外一种执取,它不是贪爱,它可能是一种责任,甚至于它可能给你痛苦,但是你还是要去做,那是一种责任跟义务,没办法,你必须面对。这种执着你就不需要拉到苦谛,直接从无常拉到无我。因为生灭变化你根本没办法主宰。你一定要主宰,是自讨苦吃。

所以我们从无常当中,看到人生的变化。它到底往哪里变,你根本就没有说话的余地。“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它背后有业力在主宰。所以我们在整个修出离心的过程有两个方法:第一个,从无常拉到苦谛而放弃主宰;第二个,从无常直接拉到无我。

总而言之,你如果要把三界对你业力的障碍降到最低,你必须做到一点,就是放弃对今生的主宰。我们有一个很严重的错觉就是说,我必须主宰人生,我才会活得更好。其实你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因为人生的快乐,不是因为你主宰,是因为你有善业,是善业让你快乐;你有痛苦,是因为你有罪业,跟你主不主宰是没有关系的。但是你多了一个主宰,你自己把你的业力变得非常的强壮,你启动了十二因缘,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

所以整个藏教的思想,就是要你放弃对今生的主宰,因为你现在不放弃,临终时迟早得放弃。等到临终时放弃,晚了!那个叫被迫放弃,被迫放弃跟主动放弃是两码事。你现在放弃是主动放弃,叫作解脱自在。当你还有选择权时你就放弃,那叫作解脱;等到你临终时放弃,你是心不甘情不愿,你的内心一定生起种种的痛苦,而且会产生一种烦恼,去滋润来生的业力。所以,你反正迟早得放弃,等到死亡再放弃,你的心就增加很多的痛苦,现在放弃叫作解脱自在。

我们看整个藏教的修行它从无常下手,最后都是会归到我空的真理。就是,五蕴是不能主宰的,我们前面都在讲这个道理。你只要放弃你人生的主宰,业力就沉淀下来,就可以带业往生。

从这个观念当中,放弃对人生的主宰,在整个藏教,有三种果位可以达到这个结果,一个是阿罗汉,一个是辟支佛,一个是大乘的菩萨。

我们看大乘的菩萨,他是怎么样放弃对人生主宰的,它的过程。我们先把它念一遍,请合掌。

我们先看看藏教的菩萨道,它是“此人根性大利”。藏教其实它讲到三乘人——声闻、缘觉、菩萨,菩萨他智慧的善根强,相对的烦恼也轻薄,这叫根性大利。

菩萨一开始从一个凡夫,在颠倒妄想的修行中开始发心。他是干什么事呢?他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缘四谛境,发四弘誓”,这一点是声闻、缘觉没有的,他发起了一种大悲的愿力。

大悲的愿力就是说,他能够在苦谛当中,体验到自身的痛苦,也体验到众生的痛苦,而且他深深地知道,众生是他过去的母亲,所以他依止这种大悲心,发了“众生无边誓愿度”来修习六度的法门,这就是菩萨。菩萨是怎么来的?就是缘苦谛而发起大悲心。

我们看它的过程。这个过程经过三大阿僧祇劫。

第一个阿僧祇劫。“事行虽强,理观尚弱,准望声闻,在外凡位。”菩萨刚开始他靠的是一种愿力,但是他的智慧观照是薄弱的,他完全靠愿力的支持。他可能去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但是在整个事修当中,他是带有一种个人情感,带有我执、我见,所以他就这样在外凡位里修五停心、四念处。就是说,他跟理观相应的时间短,更多时间都是以一种理想抱负去实践,事修强。这是第一个阿僧祇劫。

第二个阿僧祇劫。“谛解渐明,在暖位。”一个人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而不放弃,他就会进步。为什么呢?因为你观察的是真相,真相你越观它,它会越清楚,因为佛陀讲的是真理,你不断地去思考,它会越来越清楚。

而我们自己捏造有一个自我的概念去主宰,那是一种错觉。所以这个真理跟妄想接触时,真理的势力会慢慢扩大,光明会慢慢扩大。到了第二个阿僧祇劫时,他的人生经验,他的观照也加强了,“谛解渐明”,他对我空真理的观察更加地明确了,在暖位。

第三个阿僧祇劫,“谛解转明,在顶位。”这时他对我空的观察更加清楚了,他在修六度时,完全没有个人的情感,没有个人的主宰。一个人没有主宰,他的心调柔寂静,在顶位。

这时三祇修福慧,他花了三大阿僧祇劫,六度圆满,最后再花百劫的时间干什么呢?百劫修相好。我们说“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

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佛陀要修相好?因为要摄受众生。在经论上说,佛陀所说的真理,是严重违背凡夫妄想的思考模式。因为我们认为生命是常,是快乐的,是可以主宰的。而佛陀说,是不净、苦、无常、无我。所以佛法的真理是深深地冲击到我们平时的思考模式。如果佛陀没有广大的摄受力,大家都是颠倒众生,谁能够相信佛陀呢?肯定是先从外表去取信众生。所以佛陀把福慧修完以后,他一定要修相好,阿罗汉就不一定有相好。

一旦佛陀出世,一定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佛陀的相好在《大智度论》上说,一般人看到佛陀的相好,会让佛陀产生强大的摄受力,乃至于佛陀要你去死你都愿意,他的相好到种地步。

这个相好是怎么修的呢?我们来看佛陀有三十二相,每一个相要修一百个福,一百个福来庄严一相。什么叫一个福呢?就是说,三千大千世界的人眼睛都瞎掉了,作为一个医生,你发心免费把所有人眼睛治好,那叫作一个福。然后你修一百个福,成就一个相好,你总共要修三十二相,花一百劫的时间,这样子就在下忍位。

最后入一生补处,就是最后一世受生就得成佛。这时还没有来到人世间之前,处在兜率天做一个准备。乃至于时间到了入胎、出胎、出家,出家就是修习苦行跟禅定,最后降魔,安坐金刚座准备成佛。还没有成佛之前叫中忍位,“次一刹那入上忍位,次一刹那入世第一”,发起真实我空的智慧,经历了三十四心,经过三十四个刹那,“顿断见思,正习无余”,断了见思跟习气。

诸位!我们要知道,阿罗汉断烦恼,他是有四个阶位,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但是在《阿含经》的成佛之道,他从凡夫到成佛之前,这个人都没有断烦恼。换句话说,在小乘的经论里,佛陀娶妻子是真的,生儿子也是真的,因为他烦恼没断。

他什么时候才断烦恼呢?他入了金刚座时,入一种甚深的三昧,一念的相应慧,那时才把见思烦恼一次性地全部把它断干净。这个就是小乘的经典所说的“伏惑润生”。当然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我们待会再来说明伏惑润生。他整个过程只能够调伏烦恼,不能断烦恼。声闻人的业感缘起,是我空法有,所以他业力是真实的,而且是对立的。

在声闻的教法里面,你如果把三界的烦恼断了,你就没办法解释这个人是怎么样来三界投胎的。因为藏教它没有会归到心性,心性它能够依止菩提愿从空出假,藏教只讲业力,没有讲心性,所以它就不能解释这个人为什么断了烦恼,怎么还来三界得果报呢?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于生老病死灭,所以他只好说这个人没断烦恼。

那么没断烦恼,你修行干什么呢?伏惑——把烦恼调伏了,让它不动,他随时可以断,但是他故意不断,干什么呢?滋润生死,生生世世地在娑婆世界积功累德,就这么一个说法。

我们再往下看。

坐木菩提树下,以生草为座,成劣应身,受梵王请,三□□,度三根性,缘尽入灭。

与阿罗汉、辟支佛,究竟同证偏真法性,无复身智依正可得。

前面是说明整个藏教菩萨道修行的因地过程,以下说明他经过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以后他产生的果地妙用。

佛陀在最后那一刹那断了见思以后,他坐一个木头的菩提树下,“以生草为座,成劣应身”,他现出的是丈六的比丘相。就是说,这个大富长者,他要去摄受凡夫,摄受乞丐,他也只能够现出乞丐的样子,就是所谓的“从本垂迹”。最后受梵王的祈请,三转四谛法门,度三乘的根机,缘尽入灭。

在《阿含经》上说,为什么佛陀出世他不直接说法,要经过梵王祈请呢?

有两个理由:第一个,尊重法故。法的尊贵必须有人祈请才能够宣说;第二个,折伏外道故。因为很多外道都是崇拜大梵天王,他们以大梵天王为皈依处,看到大梵天王请佛陀来说法,喔,那佛陀的境界比大梵天王高,就生起恭敬之心。

我们再看最后总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成为神明的我只锤奇观》《全民星海时代》《成为雍正妹妹之后》《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诸天:从九龙拉棺开始无敌》《我!清理员!》《北宋穿越指南》【爱去小说网】《这个诡异三国游戏太凶残了》【全本看书网

《天台教观纲宗》转载请注明来源:四九看书49k.net,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天台教观纲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四九看书只为原作者妙音0的小说《天台教观纲宗》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妙音0并收藏《天台教观纲宗》最新章节。
我有一家动物民宿
我有一家动物民宿

简介:【复健期,手速很慢,作者身弱,且家中康复期病人需照顾,初步定为每周更1~2章】【下本开《(美娱)好莱坞女王》或者《重生华娱做女导》,以创作感觉为主,什么有感觉写什么,重点一提,可能换书名......

赵今 连载 5万字

小侯爷他追悔莫及
小侯爷他追悔莫及

姜净春是尚书府千金,从小到大皆是金枝玉叶,她想要什么,便有什么。可独独她的表兄,侯府的那个小侯爷顾淮声,她求而不得。顾淮声出身侯府,如檐上雪,窗前月,他是族中子孙最为出色的后生,高不可攀。他喜欢什么样的人,姜净春便去学,张扬惯了的大小姐在他面前,素来乖顺。可饶是如此,顾淮声仍旧不愿多看她几眼。气急败坏的大小姐听了闺中蜜友的馊点子,趁他不注意之时,想要去亲他的脸,可不料及,顾淮声偏头,两人亲到了一处

二十天明 全本 20万字

神豪他儿孙满堂
神豪他儿孙满堂

无CP+神豪系统+养崽+渣男变身好爸爸+各种打脸+看前需要存放脑子的无脑爽文。才意识到是双周榜(哭死),扑街作者第一榜很重要(也许是唯一的榜了)所以要控制下字数,班后再日更,等申榜后看数据适当补万更。......

冰汽水淼淼 连载 10万字

奥特宿敌,但白月光万人迷
奥特宿敌,但白月光万人迷

《奥特宿敌,但白月光万人迷》【本文将于12月1日入v,当天掉落万字更新,谢谢大家的支持!】沙蔓是攻略局的合同工,只要干完最后一票就能顺利退休。然后,她就接到了号称史上最难的任务——成为光之巨人的宿敌......

安静喝茶 连载 23万字

龙藏
龙藏

卫渊本无大志,但在时代洪流中不得不走上征战四方、开疆辟土之路,直至关山踏尽,未曾白头。不正经的简介一:仙人也怕工业化!这是一个发生在玄幻世界的工业革命的故事。

烟雨江南 连载 215万字

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妙音0 言情 连载

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

妙音0 言情 连载

唯识学概要
唯识学概要

妙音0 言情 连载

灵峰宗论
灵峰宗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佛法修学概要
佛法修学概要

让你迅速掌握佛法之修学次第!

妙音0 言情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四九看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四九看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3-29 14: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