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这是纺线神器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加书签

李易跑回去画图,画三锭脚踏纺车的图,还有更好的,他没往外拿,先给个适应期。

带着图纸去找工匠,叫工匠快点做,晚上大哥要带走实物和图纸。

这玩意儿纺麻和纺棉都可以,速度比手摇的快多了。

李成器一直守在脱籽机的旁边看,感觉能一直看下去,棉花团扔里,转啊转,籽被挤出来,棉花过去。

旁边的人拿着竹镊子夹棉花团,严格按照安全要求操,不可以上手。

头发也要盘起来包裹好,只要头发顺下来,立即离开,重新整理头发。

不然的话,发现一次警告,发现第二次离开庄子,一家人都离开。

因此大家都很小心,受伤事小,离庄事大。

其实都是自己用脚踩,停一下就行。

但李易就是如此要求,这次是脚踩,下回水利驱动呢?

所有的事故都是在员工认为没事的情况下出现的。

“累吗?我给你踩两下?”

李成器看着脱籽的妇人边踩边夹,好心说道。

“违反安全条例,必须自己踩。”

妇人拒绝,她可不想害了一家人。

“我踩我夹呢?”

李成器就是想上手。

妇人这时点头,让开位置。

李成器接过夹子,脚上踩动,飞快地把棉花团放上去,看着棉花籽掉下来,过瘾。

妇人看李成器帮忙干活,也不客气,找个马扎坐下,从怀里掏出个本子。

边看边用个木头棍在地上写,嘟囔:“大,先写横,再写撇,最后写捺,大就是人长开胳膊,人是一撇一捺,顶天立地……”

干活愉快的李成器猛然回头。

“干活不准东张西望,别人喊也要先松脚。”

妇人抬头。

李成器深吸口气,道:“受教了,一撇一捺,顶天立地。”

转过头,他认真起来。

他再次感受到了庄子的魅力,授人以渔、教人以理、行之以方。

明明庄子的人越来越多,可依旧井井有条。

而且易弟还有时间做其他的事情,并不是盯着每一个人。

是无为而治?显然不是。

规所以正圆,矩所以正方。秦法?

显然还不是,秦之法,严恪不循人情,易弟的庄子却是那般温馨。

“大哥,新纺车做好了,过来看看。”

李易找过来。

见到大哥在那玩儿,他什么都没说。

“好。”

李成器答应,有转头向起身的妇人道:“多谢!”

两个人到刚才摇纺车的地方,一个心灵手巧的妇人尝试着操三锭脚踏纺车。

“就是此物,拿去吧,天色渐晚。”

李易知道大哥今天不会留下,便催促。

李成器看着脚踏的纺车同时纺三条线,又看入迷了。

这速度可不是三倍,原本一人摇一人捋线,现在是一人踩,双手捋线。

踩的速度和摇的速度不同,两只手腾出来,动更快。

至少是原来的五倍,甚至更多。

“易弟,有了此物,纺麻又省去许多工夫,易弟当居首功。”

李成器由衷称赞。

“民资若丰,功在心安。”

李易又装逼了,我不在乎什么功劳,我心安即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四九看书【49k.net】第一时间更新《带着系统来大唐》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带着系统来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四九看书只为原作者农家一锅出的小说《带着系统来大唐》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农家一锅出并收藏《带着系统来大唐》最新章节。
薄雾[无限]
薄雾[无限]

【全文完结,出版相关信息请查看微博@风太大我听不懂】【请勿在前面的章节剧透,我看有读者要气炸了】超忆症,患上它的人能清楚记得人生中的每一个细节,大到世界转折,小到脑海中产生过的每一道想法。他们过目不忘、求知若渴,使得他们极易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天才。传说季雨时就是这样的天才。另外,传说他是个Gay,长得还很漂亮。他要去支援天穹七队的消息一经传出,就炸开了锅。谁都知道七队队长宋晴岚一身匪气,深度恐同。不

微风几许 连载 42万字

首席医官
首席医官

挽救你的生命,即挽救你的政治生命。玄医曾毅的传奇

银河九天 连载 595万字

网游之修罗传说
网游之修罗传说

修罗——杀戮、断义、绝情这是一个撼动世界的神话,一个修罗的传说。本书为7/10网游,2/10都市,1/10神话。YY流网游,不喜勿入~!新书《网游之邪龙逆天》发布:http://book.zongheng.com/book/89994.html

火星引力 连载 365万字

山海提灯
山海提灯

女人握着少年的手,手把手教他写出了“师”,于是少年有了姓。山海提灯,与皓月争辉!

跃千愁 连载 137万字

仙逆
仙逆

顺为凡,逆则仙,只在心中一念间……请看耳根作品《仙逆》

耳根 全本 999万字

大明守村人
大明守村人

图书馆的管理员来到大明,变成一个守村人。洪武初年,朱元璋活得很滋润,他的大儿子朱标没死,他的结发妻马皇后每天都能为他做饭。后来一系列的事情,都是从这时开始的,中都的建设,海禁的开端,朝堂的制度,以及各种利民与坑民的政策。既然来了,相信每一个人都愿意把生活环境努力地改造成让自己喜欢的样子,前提是要有能力。那么从哪里开始?就从脚下这片土地。

农家一锅出 历史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四九看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四九看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3-12-27 11: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