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房先生有点怪》转载请注明来源:四九看书49k.net
红曲书院是青崖山一带最有名气的学堂,学堂里最老的夫子姓邓,据说邓夫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在京城里做过大官。
虽然邓夫子常说学问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可这学费就有高低之分了,他的书院一年的学费够寻常人家请个先生了。
换姐儿的二娘心比天高却命比纸薄,总觉着自己是嫁秀才的命,如今半老徐娘,眼看这辈子没有希望了,只好把这份儿心气儿搁到儿子身上。
这辈子不能嫁个秀才,她也要养出个秀才来。
范老爹有子万事足,也心甘情愿一家子吃糠咽菜供着。
今天原是范老爹来给儿子送东西,可偏巧他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一颗红色的火球儿拖着长长的尾巴划过天际,一早醒来范老爹就心神不宁。
这是要出大事?
范老爹坐在木墩上,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不做声。
一旁的二娘琢磨半天道:“当家的,我看你去李先生那碰碰运气吧。”
范家屯最有学问的要数村口住的李先生,虽然晚年才中秀才,可为人和善,屯子里的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爱找他。
范老爹吧嗒完最后一口旱烟,提鞋出门了。
换姐儿直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自己就这么好运气的代替老爹进城了。
书院有书院的规矩,学子都住在上院通铺上,只有年纪较大的学生才允许回家。
范征早上出来打水,正见自己的姐姐在角门那里东张西望,旁边放着大包袱,包袱皮虽然没打补丁,可也是洗的泛白没了布样。
范征一皱眉,今天怎么是她来了。
“姐,在这里呢。”
范征耷拉着脑袋过去,心里只想着如何趁着同学还没起来,快点打发了她。
换姐儿见了弟弟自然是高兴的,二娘进门就开始生,范征几乎是在自己怀里长大的,时间过的飞一样,昨天他还是个小毛头,今天就出息成夫子的学生了。
换姐儿眼圈一红,差点哭了出来。
范征脸色一变,“好了好了,东西放下快走吧,休要被人看见。”
书院里的夫子们做学问分成三六九等,夫子们的学生自然也分三六九等,像范征这样人家的孩子挤进来实属勉强,因此平日里受欺负是难免的。
换姐儿下意识的缩了缩脚。
“包里有你爱吃的红豆糯米竹筒饭,二娘说吃完了饭竹筒就扔了吧,别偷偷的攒着让人笑话,包里还有三件新大褂,三双新鞋,要是不合适下次让爹爹带回去我再给你改。”
“知道知道。”
范征不耐烦的挥挥手,接过包袱背在肩上,也没走也没说话,只是尴尬的站着。
唉,大了,容不得姐姐了。
换姐儿有心想帮弟弟整理整理衣襟,见范征拧着两条眉毛,她就没敢伸手。
院子里有学生陆陆续续出来打水,范征知道时间差不多了。
“我走了,给爹娘带好。”
换姐儿忽然想起自己那块面饼子还在包裹里,紧走几步去追。
合该换姐儿倒霉,不知哪个孩子洒了一青石板洗脸水,换姐儿一个打滑又结结实实的摔了一跤。
书院里的学子有大有小,比范征大的孩子懂得礼节,知道不能笑,可比范征小的孩子就不在乎了,大早上有新鲜事,脸都不洗了跑过来凑热闹。
换姐儿心一沉,完了。
范征站在那脸都黑了,眉毛拧成疙瘩。
“快回家去,别在这里丢人。”
“啪”一声,包裹里的手绢包掉在地上,一角露出了发霉的面饼。
“哎呦,那玩意能吃吗?”
其中一个孩子大惊小怪着。
“就是,我们家狗吃的比这个都好。”
换姐儿伸手捡起自己的午饭,假装没事人一样,她犯不着和孩子一般见识,可出了角门鼻子就发酸。
她不怪别人,毕竟投胎看老天,自己没得选择。
可是,昨天晚上在家,是她蒸的红豆糯米饭,蒸完之后又是她把一个一个竹筒装满,起个大早背过来,她不奢望弟弟分给她一口,只想着能在书院讨碗水,把手里这块干饼子送进肚就行。
唉,到头来也只是想想。
抬头看看天,还早呢,赶车大叔要等集散了才能接她,这段时间让她去哪里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城乡lady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四九看书49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