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48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加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四九看书】地址:49k.net

次日五更天初,一轮浅浅的红日依山冉冉升上天衢,逐退了星子与残月。

卫景平背了几页书,洗漱完毕吃了饭,拿上东西出门去墨铺,到大门口和卫长河走了个对顶。

苏氏没出事之前,有那么一阵子,他二叔卫长河的脸上时常带着笑意,每每见了卫景平,总要把他抱起来说几句话,他不是个擅于言辞的,翻来覆去就那么两句,要么就是要他好好念书,要么就问他东西够不够用,总之不换样数的。

卫景平虽然心中不喜苏氏,但对于他二叔卫长河,倒也厌恶不起来,每次都会亲热地喊他一声“二叔”。

这次卫长河见了他,只点了一下头说“好好念书”,就匆忙进屋去了。

卫景平走出门来,外面停了个带篷子的车子,没有马拉,大概是人力的,过了片刻,他回头瞧见卫长河用被子卷了个人出来,放到车上,拉着往西边去了。

卫景平:“……”

苏氏大概快不行了吧。

有那么一瞬,卫景平的心中说不出的无限……说不清楚是感慨还是什么,他加快脚步走到墨铺,不再去想苏氏的事。

傅宁比他来的早,还从家里带了橘子过来,说这可是眼下这个季节的稀罕玩意儿,一般人都吃不到的。

“可不是,想吃要等到秋天了。”卫景平说道:“我前天正好读到王昌龄的《送魏二》,里面有一句‘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秋凉。’,不到秋天是闻不到橘子味的。老傅,你这是从哪儿弄来的?”

他拿到鼻子下面闻了闻,清香淡淡,非常之好闻。

“那可不,杜甫也写过‘秋日野亭千橘香’,”傅宁也拿起来一个去吸橘香气:“不到秋天是闻不到橘香的。”

姚春山支起一口大锅将骨头熬上,接着他们的话道:“不到秋天吃不到橘子,但橘香易得,我记得京城有卖橘香的,香料或者香露都有,也不算贵。”

京城不少的香铺卖果香,橘香是最常见的果香之一。

“那就是说也有柚子香卖了?”卫景平问道。

傅宁说道:“我记起来了,这两种香都不稀奇,别说京城了,府城咸州就有的卖。”

上林县离府城咸州只有五六十公里,想要买也容易,他又问卫景平:“你喜欢柚子香气?等秋天堆半个屋子,它能放,能香一阵子呢。”

卫景平反复念了那句“醉别江楼橘柚香”,而后问姚春山:“能做出橘香气的墨吗?”

姚春山噎了噎,恍然道:“能,怎么不能!”

虽然他闻所未闻,但只要在松烟之中加入香料,制成的墨就应该是那个味道的,仅仅会淡一些罢了。

“要是能制成,名头就叫‘醉别’,”傅宁笑道:“卫四你是不是这个意思?”

卫景平呵呵笑了两声:“没错,我就打算叫‘醉别’来着。”

一系列两锭墨,不对,不要成锭的,那样分量比较大,成本高,他比划了一下:“制成寻常墨锭三分之一的墨条会不会更好卖些?”

对于姚春山来说,这是新的制墨的方法,他虽然胸有成竹但事成之前不敢把话说满了,只能道:“打听一下橘香柚香的价钱,先核一核成本再说。”

卫景平拿过来毛笔,提腕振肘,写下了“醉别”二字。

“时间不早了,”姚春山一边调和着松烟一边催他们:“快读书去吧。”

卫景平抓起书包,和傅宁结伴往书院走。

这天放学回来,没见着卫景英,他问卫三:“二哥呢?”

卫景川:“和二叔去咸州了。”

卫景平去找姚春山:“我二叔和我二哥这就买橘香柚香去了?”

“他们去抓一味什么药来着,“姚春山说道:“听说是给你二婶子吊命用的,我提了句他们便说遇到了就买回来。”

卫景平“哦”了声。

当晚卫景英从咸州回来,直接去了墨铺,提着一个瓷罐和一包东西放到茶几上:“一个是橘香露,一个是柚香香料。”

卫景平做完功课正在理账本,没抬头就问:“贵吗?”

卫二道:“不算贵,也不算便宜。”他报了个数,姚春山听了说道:“如今的松烟还是没有明显的成本的,算下来,二两银子一锭墨起码能赚一半多,平哥儿又说要制成墨锭三分其一的分量的墨条,到时候卖多少钱合适?”

之后他就算不好了。

卫景平:“等配出来墨模再算。”

一条醉别墨的定价大抵在600-700文就会有赚头。

……

就这么一天天的忙碌着功课,到了四月中,小池里荷钱新铸的时候,醉别脱了模,放在竹架子上等待风干。

留了一点点捶打好墨泥,姚春山加水化开让卫景平试试:“有点淡淡的果香气,好闻。”

算是成功制成了“醉别”系列的墨条。

五月初,货架上贴着的“醉别”二字吸引了三三两两的读书人,有谈论“醉别”二字来历的,有说用这墨画一幅橙黄橘绿图想是风雅……一天比一天来看的人多,热闹。

这天,白鹭书院放假,顾世安闲着无聊在街上晃悠,到了墨铺门前,径直就要走进去。跟着他的书童顾小安劝道:“夫子,咱在繁楼花光了钱,没钱买墨的。”

顾世安眯眼看着墨铺上头的“天下第一墨”五个大字,漫不经心地说了句:“他卫四能找个不收银子的书念,我就不能找个不要银子的墨用?”

他将手里的折扇“啪”地一下合上,递给顾小安一个“看夫子我怎么赚墨回去”的眼神,昂首阔步地进了门。

作者有话说:

顾世安:等着我去讨点便宜回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转载请注明来源:四九看书49k.net,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四九看书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六九龄并收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如果历史有如果……如果中国的第一次远征没有失败,那将会发生什么?缅甸、中途岛、瓜...

远征士兵 连载 388万字

承汉
承汉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会翻书的笔 连载 24万字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酱爆鱿鱼 连载 260万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鲇鱼头 连载 266万字

太子妃养成手册
太子妃养成手册

晋江vip2017-10-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本想好好养大,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当日,太子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当日,公主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赵恪嗯,那三哥哥帮你写。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除了一个太子之位。直到有一天

柳绪琬 连载 32万字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简介:成长·逆袭征文“逆流而上,鱼跃龙门”参赛理由:男主刻苦学习,科举入仕,步步为营,逐渐走上人生巅峰。文案如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本文将于10月26日周三入V,届时三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卫景平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卸甲的从七品武官之家的老来子。他上面有三个亲哥哥,大哥擅射,一把弯弓百步穿杨,吓得山里的大雕连夜叼着崽儿搬家......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专栏有完结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预收文《东宫小女官》,蟹蟹关注~胎穿成高门贵女,孟令姜在富贵窝里长到十五岁时,北方战乱不休,孟氏举家迁往江南。离开京城后没了家产傍身,娘亲又病弱,仅靠着府中青黄不接的月例银子过活,很是艰难。望着沃野千里的江南,想着后世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孟令姜给自己拿了个种田的剧本,哐哐开荒种地,稻麦兼作,推广牛耕,改良水车,疏通水利,制糖养猪……最喜欢的莫过于五谷丰登猪壮禽肥。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简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皮到六岁时,他娘告诉他,在京城有个跟他订了娃娃亲的未婚妻。他娘还说,未婚妻家里是当朝四世三公的侯门......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历史] 明末:边军不退 沐风叶
[历史] 谍海无名 往复生还
[历史] 朕,剩者为王 爱吃酥羊肉的刀宗人
[历史] 最狂上门女婿 十全十美的佳
[历史] 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 李信谦
[历史] 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 一点墨染
[历史] (HP)Forgive 陈夜枫
[历史] 乱世种田日常 小乔且中路
[历史] 清末土司王 司徒南
[历史] 大明风流 隔壁小王本尊
[历史]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历史] 带着美女闯三国 无名老僧
[历史]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我爱吃大肘子
[历史] 大宋小农民 沭河小花生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四九看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四九看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7-06 2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