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41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加书签

三六九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四九看书49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卫景平笑道:“二哥和二嫂选哪个?”

曾嘉玉说道:“我和你二哥都喜欢‘昂’字。”

今年是午马年,这个“昂”字取自岑参的“枥上昂昂皆骏驹”这句诗,也有昂昂自若,气度不凡之意。

卫昂。

“是个好名字,”卫景平抱着卫昂说道:“曾大人学问真好,跟这小子很配呢。”

卫景英大笑:“我也这样跟曾大人说。”

卫景平坐了一会儿,这时候外面传来“咚咚咚”的敲门声,是丫鬟春莺来找他了:“大人,给咱们修缮新宅子的工匠们在小花园里发现一窝蛟龙……”

“蛇?”没等春莺说完他就问道:“夫人知道吗?她害怕了没有?”

他知道当朝的民间把蛇叫蛟龙。

春莺一怔,摇头说道:“夫人说让大人去拜一拜呢。”

宅子里出现蛟龙,说明家里要添丁了,可见她家夫人这次怀的定然是个来日有出息的男胎,这么大的好事,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害怕呢。

一旁的孟氏听说了后,打发人去找卫长海:“快找他回来,跟平哥儿去拜一拜。”

卫景平一脸茫然:“……”拜一拜请蛇们离开他新买的宅子吗?

他哪里知道在当朝,宅基地里出现蛇,那可是富贵齐天、子孙兴旺的征兆,是大喜事。

过了不久卫长海回来了,他个大老粗憨憨也不是很清楚这件事,头一个就担忧儿媳妇姚溪有没有被吓着,从屋里拎出刀:“敢吓着老卫家的孙儿,老子去剁了它们。”

不识趣的小家伙们,哼哼。

孟氏几乎气炸,把他拉到厢房:“老卫你怎么越老越痴傻了啊?”

卫长海瞪着眼珠子:“你个婆娘又嫌我……”

他俩拌嘴,在堂屋的小辈们听见都笑了,卫景英对卫景平说道:“你还不知道吧,京城里头,谁家宅子里挖出了蛟龙,说明这家的宅基地是块风水宝地,子孙后代要飞黄腾达的。”

卫景平:“……”

他对蛇还停留在很多人见了就哆嗦,能吓到腿软的认知上呢。

“爹,娘,还是不要打扰它们了,”卫景平走到厢房的窗下敲了敲:“让它们好生呆着吧。”

孟氏一向任由孩子们决定自家的事情,瞪了一眼卫长海说道:“平哥儿怕累着你。”

卫长海:“……”

卫景平转头对春莺说道:“我同你回去吧。”他会告诉正在修缮宅子的工匠们:叫它们把蛇窝原样填埋起来,不去动它们就是了。

互不相扰是最好的相处模式。

这件事就这么轻飘飘带过了。

当夜,卫景平在灯下写折子,还是关于秋季各府收缴税赋的事情,他们十几位大人碰了几次头,以他提出的类似“摊丁入母”为思路,但诸多细节还需要再敲定。

谁知道过了两日,礼部侍郎郑离在朝堂上参了卫景平一本,折子中说卫家修缮新宅的时候请了一窝蛟龙去镇风水,搁在专出紫微星的方位上,由此可见卫景平有狼子野心,意图不轨。

卫景平看着快七十岁的须发皆白的郑老大人,一时有些不知道该腹诽句什么话了。

立在卫景平身前的户部尚书梅清敏也十分无语,低声说道:“他呀都在礼部侍郎这个位子上三十年没动弹了,见不得你好啊。”

卫景平:“……”

云骁帝当着群臣的面翻起郑离的折子

反正,文人笔下的文字再怎么油光水滑,从来都难免夹杂虚浮雕琢的成分,夸一个人时敷粉添彩,在拉踩旁人处遮蔽矫饰,都属于正常情况,能信,但不能全信,无非就那么回事罢了。

反倒是跟卫家兄弟几个打交道多了,觉得习武之人爽气,干脆,相处起来心不累,光在这一点上他就偏袒卫景平:“郑爱卿这意思,是谁家修宅子请一窝蛟龙住进去,就能取朕而代之?”

要这样,前年反叛的郑王秦似造反前怎么就没在府邸里养一窝蛟龙呢。

不要太荒唐哦。

当前,云骁帝十分自信自己是个英明的帝王,治下海晏河清,没有人能造反成功。

卫家从穷乡僻壤一个低级武官的门户走到今日,连十年的时光都不到,几乎没有根基,造反?真是笑话。

郑离一下子卡壳了:“这……”

浪费了一会儿口舌,左相邹永奏道:“陛下,市舶使江大人递来折子,说太仓府刘家港出海的商船返港了,这次,他们运载了整整五大船乳香和珊瑚以及一些我朝没有的宝物回来……说这船上的东西多数是卫署丞采买的……”

这些采买的东西,是市舶司的,换句话说,卖出去之后是朝廷能赚的银子。

自六月份卫景川带着武进士们护卫沈、窦两家的商船从刘家港出海之后,三个多月了,终于传来了返港的消息。

且不是空着船回来的,而是满载而归,太让人期待了。

云骁帝高兴地道:“商船出去换成银子,又拿银子买来海外的东西运回来,一来一回的,不空着去也不空着回来,这是两笔账,好啊,好啊……”

众公卿纷纷向他道贺:“市舶司能有今天,全赖陛下英明所赐啊。”

云骁帝轻瞥卫景平一眼,看见他眉头微锁,兴许还在为被人参了一本的事情伤神,于是决定安抚一下他:“传旨下去,加封鸿胪寺客署丞卫景川为从五品少卿,赐玉带一条。”

卫景平愣怔住了。

众公卿的表情也在一瞬间凝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犯罪专家在恋综杀疯了》《天命之上》《北宋穿越指南》《破云》《我!清理员!》《人渣反派自救系统》【蔷薇小说网】【搞笑小说网】《我在三国骑砍无双》《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四九看书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六九龄并收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鱼龙服 连载 249万字

穿越之富甲天下
穿越之富甲天下

好吧,这是一个关于发财和美女的故事。嗯,确切点说,是在古代捞银子和泡MM的故事........

大篷车 连载 172万字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传说在平安县里有一间小卖部,里面可以买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有啤酒、饮料、方便面,还有头油、发蜡、护发素,当然也有枪支弹药大砍刀这些。东家徐三是个买卖人,来了都是客,绝对不会出现店大欺客的问题。

燕雀MKII 连载 346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凤子君 连载 35万字

承汉
承汉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会翻书的笔 连载 24万字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简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皮到六岁时,他娘告诉他,在京城有个跟他订了娃娃亲的未婚妻。他娘还说,未婚妻家里是当朝四世三公的侯门......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简介:成长·逆袭征文“逆流而上,鱼跃龙门”参赛理由:男主刻苦学习,科举入仕,步步为营,逐渐走上人生巅峰。文案如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专栏有完结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预收文《东宫小女官》,蟹蟹关注~胎穿成高门贵女,孟令姜在富贵窝里长到十五岁时,北方战乱不休,孟氏举家迁往江南。离开京城后没了家产傍身,娘亲又病弱,仅靠着府中青黄不接的月例银子过活,很是艰难。望着沃野千里的江南,想着后世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孟令姜给自己拿了个种田的剧本,哐哐开荒种地,稻麦兼作,推广牛耕,改良水车,疏通水利,制糖养猪……最喜欢的莫过于五谷丰登猪壮禽肥。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本文将于10月26日周三入V,届时三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卫景平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卸甲的从七品武官之家的老来子。他上面有三个亲哥哥,大哥擅射,一把弯弓百步穿杨,吓得山里的大雕连夜叼着崽儿搬家......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四九看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四九看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7-06 2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