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9集《天台教观纲宗》

天台教观纲宗 妙音0 加书签

四九看书【49k.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台教观纲宗》最新章节。

丙二、别释分二:初、论五时通别。二、辨八教观法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五页。我们讲到丙二的别释。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佛陀在说法时,他有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应机说法。佛陀站在众生根机的角度,来宣说他相应的法门。你是人天乘的根机,他讲五戒十善;你是二乘的根机,他讲四谛十二因缘;你是大乘的根机,他讲六度法门。这是佛陀早期说法的方式,站在众生的角度来说法。

第二个重点是:等到佛陀晚年以后,佛陀就必须要作总结,必须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您老人家为所有的众生说法,到底您老人家内心是怎么想的?就是说,在您老人家的角度,先不考虑众生的根机,您内心是怎么想?

我们看到,佛陀说法是两种方式:过去是站在众生的角度来说法,后来是站在自己内心的世界来说法。前面叫作为实施权,后面叫作开权显实。到了法华会上,佛陀必须要做交代了,就是说,佛陀说了这么多法,它的核心价值在哪里?

简单一句话:就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佛陀说法本来只为了一个目的,就是要启发我们众生内心的觉悟,因为这个地方太关键了!我们的内心世界有两种东西:一种是清净的道法;一种是颠倒妄想。当我们的清净道法没有开显时,我们的颠倒妄想就开始不间断地活动,辗转增盛。

按照佛陀的意思,颠倒妄想要消灭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启发你心中的光明。你怎么对治都是治标不治本。就好像这个世间上同时有黑暗跟光明,但是为什么有些地方我们看不到黑暗呢?因为那个地方有光明;当光明出现,黑暗自然消失掉。

按照佛陀《法华经》的意思,我们不断地攀缘外境起了颠倒妄想,才会起烦恼造罪业,才有果报,才有生死轮回的问题。所以核心的关键在于一念不觉,你迷失了心中的道法,所以才变成现在的这个相貌。佛教里最核心的问题就在这里。其他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都不是佛陀的本意。

但是佛陀到了晚年时,佛陀知道是该交代真相、说出真相了,所以佛陀就“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佛陀把众生的需求暂时先撇开来,佛陀说:我要启发所有众生内心的觉悟,宣说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

这个思想是佛陀所有说法当中最核心的思想。也就是说,佛陀在之前说了很多法,强调法力不可思议,到了晚年才说明,其实修行时,你能念的心也不可思议。如果你的心性没有这种功德,外境能够启发吗?如果你本身没有种子,你用再多的水去灌溉它,也开不了花结不了果。

这时大家才知道,你之所以能够生天,之所以能够往生净土,除了佛号的加持力,你忽略了自性的加持力。你内心有创造功能的德性,但是因为长时间把心性用来打妄想,打糊涂了,所以对自己没有自信。其实,你所有的成就,都是心力跟法力的结合。你有这种能力,只是你刚开始不敢承当,所以佛陀就用法力来帮助你。其实你要肯承当的话,不要从法下手,你称性起修,心力就不可思议。

所以到了晚年,佛陀必须交代这件事情,否则大家只是活在法力不可思议,这个修学是有欠缺的,那就跟外道没什么差别了。佛法不共于外道的地方,来自于内心的觉悟,就内观这一块。

因此当《法华经》讲完心力不可思议,佛法的整个思想就齐备了,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法也不可思议,这时产生心力、法力的结合,才能够创造无上的功德庄严。

由此可见,佛陀在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时,是采取两个方式:从五时的判教来看,佛陀第一种方式是直接地宣说;第二种是次第的开导。

如果你善根成熟了,佛陀就以强调心性功德不可思议的方式,不需要那么多枝末了,直说大法。比方说《华严经》就是佛陀直接开显自性功德力不可思议,根熟的菩萨直接承当,直接修六波罗蜜,契入佛陀的功德大海,“即众生心,投大觉海”。这些过程,什么四谛十二因缘,通通不必了,在《华严经》佛陀直说大法——直接讲佛教的核心思想。

但是一开始很多人无法接受,因为我们妄想打了太久,对自己已经失去了觉悟的自性,所以佛陀必须要有一个过程,“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必须要有一些调伏引导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法华所谓的次第的开导。法华的思想也是宣说妙法,但是它不像《华严经》那样是直接地宣说。

《法华经》在开导妙法时,它的过渡,佛陀讲出一个譬喻。说有一个大富长者,他生了个独生子。有一天,他家里附近有个庙会,这个长者就带了儿子去参加。但是人多,不小心,这小孩子走丢了,长者怎么找,也找不到这个儿子了。

这个儿子走丢了,他也没有谋生能力,怎么办呢?他混入了乞丐群做乞丐了,就是一村又一村的托钵。如果这个地方有钱人家多,善心的人多,就吃得饱饭;如果到了一个贫穷的村庄,这几天就得挨饿。“法性流转六道是名众生”,就是他一念心性的功德,当他一念攀缘心落入六道时,他有时候在人天,有时候堕三恶道;有时候快乐,有时候痛苦。

直到有一天,这个乞丐托钵到一个地方,突然间回到自己的家门口,但他已经忘记这是自己的家了。他在门口观望,哎呀,这个家里面种种七宝的庄严,中间坐了一位长者,具足威严,旁边很多的侍从。

正当这个乞丐透过窗户,在看这个大富长者的家庭时,大富长者也看到这个乞丐了。他一看就知道,这个是我流失多年的儿子,就叫侍从去把他追回来。两个侍从追到这个小孩,这小孩就边跑边说:我没有要偷你们家东西的意思,我只是路过而已。就是说这个小孩他乞丐做久了以后,自己没有自信了!所以这两个侍从把乞丐追到,把他抓到长者前面时,这个小孩已经晕过去了。

这位长者说,这不是办法,强迫没办法,把他放回去吧,让他继续做乞丐。然后这位长者就想出个办法,找个人化装成乞丐去做他的朋友。这个人就混入了乞丐群,这样你是乞丐,我也是乞丐,大家是好朋友——同事摄,慢慢就跟他结成好朋友了。

有一天,这个冒充乞丐的侍从,就跟大富长者的乞丐儿子说:我们这样子做乞丐也不是办法,我知道有个地方,那里有工作的机会,我们可以去应征,有固定的收入。这个乞丐说:好啊!侍从就把这个乞丐带到大富长者的家里应征,当然两个都录取了。

录取以后,扫厕所,做清洁的工作,从卑贱的工作做起。作为一个乞丐他本来是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固定的收入,扫厕所虽然卑贱,但是他起码有个地方住,有东西吃,他内心“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非常的安稳快乐,而且非常满足,他觉得人生快乐不过如此。

大富长者看这个人,觉得他慢慢有点承当力,因为他开始赚钱了,不像以前什么也不干就打妄想。他想:这个人有承当力了,好,把他升级。干什么呢?管库房。这个乞丐,以前接触的都是一些污秽的东西,管库房看到的是大富长者家里面无穷的珍宝——看到大乘佛法甚深无量的功德,这时他真的是吓一跳,世间上居然有这么好的东西啊!我以前以为有个饭吃,有个地方住就挺好了。

这个时候,他看到这些珍宝就像众生得到大乘的甚深功德一样,内心当中的打击是很大的——原来众生还有这么个活法。但是这时,他还认为这些珍宝跟我没有关系,好是好,但是有些人有,有些人没有,这个是命中注定的。

到第三阶段的时候,长者看乞丐慢慢地心智成熟了,胸量也扩大了,就让他做管家,统理长者家里所有的事务。到他晚年的时候,长者开始交付财产,把所有人叫过来说:这就是我走失多年的儿子。那么这个管家也就直下承当了。

这个地方说明什么呢?就是说我们的修行有两种选择:第一种,你离家出走去修行,放弃了你内心的珍宝,我不需要住在家里,我到外面去打拚,也可以,这是一种选择。这种叫作向外攀缘式的,没有安住的修学。

第二种,就是把心带回家。虽然这个乞丐,还有很多东西要去成就,但是至少他已经回家了,这个很关键!也就是说,我们长时间以来被妄想误导,即便我们开始踏入了佛法,开始去持戒、拜忏,还是用攀缘心,用妄想来修学,我们只能够依靠法力的摄受,我们刚开始就是这样修学的——心外求法。

直到法华会上,我们才开始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告诉我们自己:其实当我们把妄想拨开来时,我们内心的清净心菩提愿,跟十方诸佛是没有差别的,只是我们是因种,佛陀的佛德是果地,我们是因地而已。就是说,我们现在虽然是大富长者的儿子,但是你只要不中途死亡,最终还是要继承长者全部家产的。

所以在法华的思想就是说,如果你没有经过《法华经》的训练,你这辈子就活在法力不可思议,就是你平常该打妄想,还打妄想,带着妄想来修行。你以前心中是怎么打妄想的,来到佛教照打不误。但是差别在哪里呢?差别在你偶尔去佛堂做做功课,离开佛堂以后,该干么还干么。这样你内心的觉悟,完全没有启动,后果只有一个,叫日劫相倍,就是你修一劫,你赶不上内观的人修一天。就像你说:我不想回家,我就是愿意流浪。那你自己在外面再怎么工作,怎么比得上回家直接继承家业的人创造的功德快呢,跟你离家出走,自己辛苦创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所以,按照法华的思想,既然把心带回家,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你就必须早点知道,因为它对你的影响太大了,它影响到生命的增长快慢,影响你是不是真正的由内而外的脱胎换骨,还是一种表面的积集资粮而已。

就是说,你今天在法力不可思议当中,如果没有把心力不可思议放进去,你这辈子就是佛教的门外汉!你不管一天做多少功课,只是一个资粮力,因为你内心的觉悟完全没有启动,没有找到佛教的核心思想,你就很难进步了。

这就是为什么三世诸佛一定要讲《法华经》,因为这个是佛法的核心思想,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只是佛陀说法,有一种是顿说的,华严的思想是直接宣说,法华的思想是次第开导,就开出了五时八教。华严时是顿教,阿含、方等、般若是施设方便,叫作渐教;《法华经》叫作会渐归顿,它是会归式的圆教,《华严经》是直接宣说的圆教,这个就是五时的一个情况。

丁一、论五时通别分二:初、明通五时。二、明别五时

戊一、明通五时分二:初、出过斥非。二、结申正义

己一、出过斥非

我们来看讲义。

你懂得这个概念以后,我们就可以看今天的主题了。今天的主题是别释,前面是对五时八教的一个总说,这个地方就个别详细地说明五时八教的内涵。这地方有两段:初论五时通别;二辨八教观法。

看第一科,先论说五时的通别情况,说明“通五时”跟“别五时”。天台宗安立五时,它是两种情况:一个是“通五时”,叫通前通后,它是一个融通的情况;这个“别五时”,是前后差别。

我们先看“通五时”。通五时当中分两科:一、出过斥非,二、结申正义。

首先,我们先指出这个过非,来申斥它的非理。就是说,在智者大师的判教之前,有一些法师的判教是有问题的,是不合理的,先指出它的过非,然后再结显正确的义理。也就是蕅益大师在讲五时的时候,是先破邪再显正。

我们先看破邪的己一、出过斥非。我们把它念一遍。

通别五时论,法华玄义云

:夫五味半满,论别,别有齐限;论通,通于初后。

通是融通,别就是差别,有两种五时。

首先蕅益大师引用智者大师的《法华玄义》上的说法:“夫五味半满,论别,别有齐限;论通,通有初后。”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四九看书】地址:49k.net,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天台教观纲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四九看书只为原作者妙音0的小说《天台教观纲宗》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妙音0并收藏《天台教观纲宗》最新章节。
维持女配的尊严
维持女配的尊严

温双沐重生后得知自己所在的世界是一本校园甜宠文,书中随便拉出的一个男性角色,都是当下最火晋江风,以至女主身边每天都在上演终极修罗场。譬如清冷校草学神男主苏起言,考前从不复习的他有天突然整理笔记,只为站到女主面前,将笔记递上。譬如骄恣嚣张男二周彧,做事我行我素,却在一日摘下黑色耳钉,换上规整白衬衫,向女主献上一束白色小雏菊。譬如温柔克制男三沈之庭。女主的中考状元成绩,他带的,女主的助学金和生活费,他

淅和 全本 95万字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简介:殷莳的婚姻人人称羡——婆母是亲姑姑;丈夫是新科及第的探花郎:娘家富庶,夫家清贵。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探花郎还有个红颜知己的小妾。岂不知,当初准备订亲时,探花......

袖侧 连载 42万字

不装了,我是武神
不装了,我是武神

-正文完结,番外施工-当顾承意撕裂虚空,成为千百年唯一一个飞升之人时,他以为等待自己的会是新的挑战。然而睁开眼,见到的却是繁华的现代都市。——原来自己原先身处的世界,不过是一款游戏,而他只是游戏内的一名NPC。顾承意:毁灭吧,累了。顾承意彻底放下执念,开启了自己的摆烂人生。以前没有享受过的,通通都要享受一遍!在这个新的世界,他学会了追剧,玩游戏,炸鸡零食早晚不带停,昔日的八块腹肌也日渐平整……哦,

林风早 全本 4万字

我爹不可能是反派
我爹不可能是反派

叶祈一直是别人眼中温润如玉的玄天门大师兄,直到他被人暗算,修为尽失、金丹破碎、灵根被毁,他就像是变了个人一般,独居孤峰断绝与所有人的联系。后来,叶祈有幸重塑灵根,修为甚至更进一步,但曾经温润如玉的大师......

烟波江南 连载 9万字

神农道君
神农道君

【国风游戏】【全新设定】一觉醒来,你成为了玄幻游戏中的【司农】官。【王朝鼎盛】版本:你苦修《节气令》,从【风调雨顺】到【呼风唤雨】、从【五谷丰登】到【万物生长】、号令四季,默默发育。你小有成就,随军出征、掌《四农书》,冰封千里大河,为大军开道,《瘴气》杀敌,《雾影》阻万军,立不世战功,位居大司农,窃王朝命数,尽归吾身。【灵气复苏】版本:你养育【山精野怪】:双生并蒂莲使你水火不侵,七星剑竹一剑光寒十

神威校尉 连载 85万字

佛法修学概要
佛法修学概要

让你迅速掌握佛法之修学次第!

妙音0 言情 连载

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妙音0 言情 连载

唯识学概要
唯识学概要

妙音0 言情 连载

灵峰宗论
灵峰宗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

妙音0 言情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四九看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四九看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3-29 14: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