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11集《天台教观纲宗》

天台教观纲宗 妙音0 加书签

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四九看书49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戊二

明别五时

分三:初、明根钝具经五味。二、明稍利随时得入。三、明未熟更待后教。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九页,我们看戊二、明别五时。

天台智者大师把佛陀说法的时机,分成五个阶段,就是所谓五时的概念。它的内涵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权法,一个是实法。就是说,佛陀说法,他有两种方式:第一个,他站在众生根机的角度来说法,这个叫作为实施权;第二个,佛陀站在自己内心的世界来说法,这个叫作开权显实。所以他是为众生说法,或者是站在自己的内心世界讲出真实的法义,有这两种的差别。

这个权实之间的操作,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说作为一个凡夫众生,我们在娑婆世界流转时,每个人各有各的希望,各有各的追求。有些人追求财富,他一辈子的目的就是增加财富;有些人追求声名;有些人追求恩爱的眷属;有些人追求身体的健康庄严等等。这么多的追求,其实它有个共同点,就是以一种攀缘的心来处理他的生命,就是他的心跟外境接触时,他的心是住在外境的,心随境转。

那么心随境转的后果,有两种情况会出现:

第一种,当你接触一个善良清净的因缘,比方你来到三宝的地方,就容易造诸善业;如果你遇到恶因缘的刺激,就容易造罪业。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凡夫众生,你是没有主宰性的。你的心受了外境的控制,外境要让你快乐,你一定会快乐;外境让你痛苦,你只好痛苦;外境让你造善造恶,你也会造善,乃至于造恶等等。所以我们在这种外境的活动当中,善恶的夹杂,流转到现在,变成一个生死罪障凡夫了。但是在生死罪障的因缘当中,我们还有一念佛法的善根,来到了三宝门中开始修学佛法。

唯识学把凡夫的生死罪障,区分成两块:从外在的因缘看就是生死业力;从内心来看,就是颠倒妄想。所以我们每个人是带了生死业力,带了颠倒妄想来学佛的,没有例外,只是轻重的差别。生死罪障凡夫一跟佛法接触时,他第一件事情要处理生死业力这一块,这是现实问题。因为我们离苦得乐的追求,会超过出世解脱的追求,因为痛苦是我们最急迫处理的。

所以基本上所有学佛的人,都是会先处理业力的问题。比方说,我们开始去拜忏、持戒、修福乃至于念佛等等,我们刚开始会以善业为住,在善业的因缘当中得到一时的安住,就是说我们刚开始时,只有事修没有理观。

但是,在佛教里只有事修,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你会发觉时间久了以后——弟子心不安,虽修善业,心不安稳。为什么不安稳呢?因为内外是相通的,你只是处理外在的业力,虽然不断减少你的罪业,增加你的善业,但是你可别忘了,这个罪业是你无量劫的累积,你不可能短时间处理的,这第一点,业力的势力强大。

第二种,业力它会受妄想的激发。所以你只有处理外在的因缘,没有处理内因缘,你会经常有挫折感:我明明造了很多的善业,但是我痛苦依旧,业障依旧。因为业力跟妄想是互通的,业力会激发你的妄想,妄想也会激发业力。

所以,不重视心理素质的提升,只是外修善法,你解决的痛苦是很有限的。就像有些人,他不重视第六意识智慧的观照,只重视第八识事修的业障消除,就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块玻璃是永远擦不干净的。

我们从佛陀所施设的善巧方便的善业当中的修学,进而开始静下心来学习佛陀的教法——开始向内观照了,我们知道处理业力已经不足以解决生命的问题了,所以开始处理内心妄想的问题。

按照智者大师的分判,一个人开始向内观察内心的相貌,会有四种可能出来:

第一种,叫作三涂种性的相貌。就是你在过去的生死轮回生命经验中,虽然生命结束了,但是你内心会留下一些影像,而且都是邪恶的影像多。所以你人生里面,就经常容易生起恶念,因为这个影像会让你产生牵动,产生对立心,产生瞋心、贪爱等等。

因为你心中留下的邪恶影像太多了,过去生数数现行,深生好乐,累积很多很多的影像。虽然这个影像的外境已经结束了,但是内心没有结束,心中还有所取,你把这个影像取来放在心中,不断地分别攀缘,这个叫取相分别,叫遍计执。你过去的影像虽然已经结束,但是你的内心没有结束,邪恶的影像你累积太多,就产生很多的恶念。如果不改变的话,这种人在成佛之道当中,他要先去一趟三恶道的,这是迟早的问题,因为他的业力在心中已经成熟了,这个种性已经成就了。

第二种,叫作人天种性。就是说,这个人累积很多慈善的影像,他很容易做出人天的善法,如果他不改变,住在这个影像当中,在成佛之道当中,他会先去人天享受快乐,然后才会产生出世的解脱。

第三种人,叫作出离的种性。就是他对人世间是极度地厌恶,遇到事情时,会把自己关起来,逃避外在的因缘,向内找到一种寂静的安稳处,这种人在成佛之道当中,他会先到二乘成就涅槃。

第四种人是菩萨种性。他在过去生的影像当中,曾经行过菩萨道,但是对于佛道的追求,对众生的度化,对佛道跟众生的影像产生执着,所以他会在菩萨分位的功德当中产生一种贪爱,会延迟他成佛的时间。

总之,我们心中会累积很多影像,可能一个人有两个影像,或者三种种性、四种种性,他不是单一的种性,而是很多元化的种性。

从天台宗的角度来说,你学佛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心带回家。就是你现在必须要把你的心,带回到你生命的原点,叫作即空,观现前一念心性当体即空,就是离一切相。我们现在不能站在现在的角度来面对生命,因为你现在处于不正常的状态。

我们经过长时间生命的经验,长时间错误的学习,心中有太多的影像,太多的垃圾,如果你今天不处理这些垃圾,不把生命归零,不把心性归零,就开始学佛,你就会产生很多的偏差,你在成佛之道的过程当中充满了崎岖,历尽沧桑。所以,你一开始没有走好,后面一定要付出代价,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人学佛,他不清空自己的影像,直接学佛,直接发菩提心。他开始受菩萨戒,发菩提心时,并没有把内心归零,他会夹带过去的习气。这个菩提心里包含着过去的习气,可能是一种对立的瞋恚心的习气,也可能是一种二乘的习气,也可能是一种人天的习气,也可能是他过去菩萨道的习气,这些影像对你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导。你这个菩提心夹杂毒药的时候,你修到最后,你舍掉,不甘心;不舍掉,它不断地障碍你,弄到最后你进退两难。

这就是你一开始因地没有走好,你的成佛之道就得付出代价。要你全部放弃,从头开始,你可能心不甘情不愿,你就着过去带有夹杂的菩提心一路修下去,不断地调整,那你就大费周章了。

所以,按照天台的思想,就是说安住一个真实的法很重要!安住现前一念心性,就是说,你现在学佛时间还没有很长,赶快把自己的因地先端正,怎样端正呢?

第一个,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当体即空。就是说,先把自己的影像全盘地否定,这就是为什么禅宗修行当中,一定要先脱胎换骨,要彻底地大死一番。不能一开始就相信自己,一开始要先否定,佛法是否定门入,肯定门出,先大死地否定自己,告诉自己,这些影像都不是你本来的东西,离相清净,这一点很关键!

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当体即空,它为什么空呢?因为你生命的原点是本来无一物的,所以它是空。当然你也可以用中观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但是用《楞严经》的空更彻底,就是回归到你的生命从什么地方来?找到你的原点是本来无一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把你过去生命经验当中所累积的这种性格倾向全部放下,让你的心回到你最初的原点,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这是第一个概念。

第二个,即假。你在清净的本性当中,观察你具足无量的性功德,你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你从清净的心中发起广大的誓愿时的菩提心就非常可贵,它没有夹杂任何毒素的,是纯粹的菩提心,离一切相而即一切法。当你回归到一念心性时,虽然你的心中妄想依旧,业力依旧,但是你不随妄转,因为你内心当中,安住在两个非常重要的重点:一个是清净心,一个是菩提愿。

就是说,你现在虽然有很多妄想,但是不能把你的菩提幼苗住在妄想里面,你要把妄想拨开来,找到一个干净的土地,重新把你的菩提苗种下去,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如果你的菩提心种错了,以后会非常后悔,就像阿罗汉,最后在法华会上痛哭流涕: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我当初的菩提心就是种错了,我发了一种出离心,我过去因为生命的经验、错误的学习,让我厌恶生死,欣求涅槃,这种影像刚开始让我离开了三界,但是离开三界以后,这种法执,处处构成障碍,害苦了阿罗汉。

所以,影像不可怕,问题是你怎么把它拨开来,找到你生命清净的土地,重新把你的清净心、把你的菩提苗种在一块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色受想行识的土地,把你的菩提苗这种实际理谛种下去,把你的清净心、菩提愿从这个地方扎下去,重新开始。那么你重新开始称性起修,依止一念的清净心所修的善法,就不断地增长你的菩提愿,这个时候以实法带动权法,权法又增长实法,你就走上了一个成佛的正确跑道。

你的结果有两个:

第一个,你会比一般人超越得快。两个人同样的烦恼深重,同样的业障深重,但是你的因地发得真实,先做一个拨开妄想的动作,安住清净心的动作,再去灭恶,会比一般人快。按照天台的判教,日劫相倍——你修一天超过别人修一劫。我们以前业障一样深重,烦恼一样深重,我怎么看你每天进步,我怎么三五年没什么进步?方法真的不同,因为你们两个人坐在不同的车乘,有些人骑脚踏车,有些人坐汽车,当然进步会不一样。

第二个,到了净土以后,你们两个在成就功德、成就三昧神通时也不一样。有些人是师子奋迅三昧,他那个三昧一修,他的心就会特别灵巧;有些人修了半天,功德就是积集不起来。所以你在因地当中,花一点时间把这个菩提幼苗种下去,你未来灭恶生善,就是乘上一个大白牛车,时间的快速,这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天台教法,就是说,到底什么是佛陀的真实义?到底学佛有没有捷径?还是每个人都要经过同样的过程?其实不是,我们有不同的烦恼,不同的罪业,但是在解决问题时真的是有捷径的,叫一佛乘。捷径就是说,必须要找到你内心深处的那一念离相清净的本性,然后从那个地方重新开始把心带回家。先不要管你现在是怎么样,先找到你原来是怎么样,这个是整个学佛的关键!

我们来看五时的判教。这个当中有三段:第一、明根钝具经五味;二、明稍利随时得入;三、明未熟更待后教。

我们先看第一个,己一的明根钝具经五味。就是这个人根器非常的迟钝,他一定要经过五个阶段,一个阶段都不能少,才能够发起清净广大的菩提心。

我们看第一段:

次明别五时者,乃约一类最钝声闻,具经五番陶铸,方得入实。

这个别五时,就是说,有一种根钝的声闻人或者是人天种性的人,他一定要经过五个阶段的陶冶铸造,才能够会归到一念心性,发起真实的菩提心,开示悟入佛的知见。

根钝就是说这个人进步很慢。如果你今天带着妄想习气来修学,就是你过去已经形成一种习惯性了。比方说,这个声闻人,他过去的生命经验,给他的结论就是人生是痛苦的,他本身已经有这种习气了,他学佛以后没有得到善知识的引导,就按照自己的习气去找相应的法,跟着自己的习气去学佛,所以他就专找这种声闻法,就去好乐声闻法。有些人一接触声闻法,生命是无常是痛苦的,他心生大欢喜,因为跟他内心的想法是一致的。所以,声闻人对苦谛的法很执着,厌离生死,欣求涅槃,这种人,执着的相状很坚固,他成佛之道就历尽沧桑了。

我们来看看他要经过什么过程,先看第一个:

所谓初于华严,不见不闻,全生如乳。

佛陀出道以后,佛陀先不考虑众生的需求,因为他面对的是大乘根机已经成熟了的众生,所以佛陀先把他内心一心真如的功德妙用全部显出来,把一个身为大富长者的富贵珍宝显出来,现出千丈的卢舍那的报身,说的是一佛乘一真法界的妙法: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那种事事无碍的法界。当然这种声闻人,他住在心中的妄想,怎么可能看到佛的功德?所以他不见不闻。

在天台宗,学佛过程它很重视两件事情:第一个,你所见的佛陀是何身;第二个,你所听的法是何法——见佛、闻法。声闻人是有眼不见卢舍身,有耳不闻圆顿教,他什么也没看到,什么也没听到,所以说全生如乳。

我们看天台的判教,声闻人内心对苦谛的执取,他在华严会上一点好处都没有得到。就像一个乞丐,好不容易回到自己的家,大富长者是想把他找回来,但是他以为大富长者要伤害他,所以只好惊怖逃走!为什么呢?他内心自卑!所以他刚开始跟大富长者接触时,是完全都没得到好处,他是害怕的。他说,哎呀,佛的功德这么殊胜,这个法不是我该修的,或许我不适合这种佛法,他就产生这种自卑,产生逃避。所以华严会上对于那种定性声闻——坚固执着的声闻来说,一点好处都没有得到。

当然,佛陀要想办法面对这个问题。我们看第二段: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要高考了,机甲到底怎么开啊》《沧澜道》《人类幼崽废土苟活攻略》《预支未来,修出个人间武圣!》《诡秘之主》【秒读网】【好看书吧】《岁岁平安》《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天台教观纲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四九看书只为原作者妙音0的小说《天台教观纲宗》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妙音0并收藏《天台教观纲宗》最新章节。
夫君,给我贴贴
夫君,给我贴贴

上辈子陆遥只活到三十五岁,因为家庭压力一直没办法出柜,直到死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再一睁眼居然穿越到了古代,不但年轻了十多岁,还多了个肩宽腰窄八块腹肌的夫君。天底下竟然有这般好事?正当陆遥激动不已时,发现夫君看自己的眼神似乎格外冷淡,还想跟他和离……*赵北川父母双亡,为了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妹,托媒婆给自己说了门亲事。不需要对方长的多好,只要心地善良勤俭持家就行。媒婆嘴上夸的天花乱坠,结果转头就给他找了

998 全本 9万字

维持女配的尊严
维持女配的尊严

温双沐重生后得知自己所在的世界是一本校园甜宠文,书中随便拉出的一个男性角色,都是当下最火晋江风,以至女主身边每天都在上演终极修罗场。譬如清冷校草学神男主苏起言,考前从不复习的他有天突然整理笔记,只为站到女主面前,将笔记递上。譬如骄恣嚣张男二周彧,做事我行我素,却在一日摘下黑色耳钉,换上规整白衬衫,向女主献上一束白色小雏菊。譬如温柔克制男三沈之庭。女主的中考状元成绩,他带的,女主的助学金和生活费,他

淅和 全本 95万字

宫斗从选秀开始
宫斗从选秀开始

简介:姜羲从五岁起便一直在做一个梦,梦里她十三岁失孤,家产被远房叔叔霸占,竹马一家退避三舍,她为了安葬爹娘只能当街卖身。适逢德安侯世子当街打马而过,一眼认出她那张与生母分外肖似的脸,将她带......

折秋簪花 连载 8万字

穿越当县令
穿越当县令

纪楚一朝穿越,穿成即将上任的小县令。他出身耕读人家,全家十几口人供他念书,念到如今已经二十载。不好再给家人添麻烦,原身考上功名便匆匆参与遴选。无根基无人脉的原身被派往匪乱频生的边关任职。本以为此生再也......

桃花白茶 连载 6万字

修仙女配谋长生
修仙女配谋长生

【各位小伙伴,近几天更新时间都会在晚上十点之后,小伙伴们等不上咱就转天一早看了,么么哒】【薇薇悄悄话:有CP哟!】【大长篇,故事娓娓道来,请君慢慢点评!进展慢,小伙伴们可以按需跳着读哟!】文案如下:修道十年,一次梦回,鱼采薇才发现自己是一本书里的女配。她哦了一声表示知道了,默默调整路线,继续砥砺前行。是女配又如何?她只管谱写属于自己的篇章。重蹈覆辙又怎样?她一脚踏平,重铸康庄大道。誓要谋出一条无上

杨李涛涛 连载 31万字

佛法修学概要
佛法修学概要

让你迅速掌握佛法之修学次第!

妙音0 言情 连载

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妙音0 言情 连载

灵峰宗论
灵峰宗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

妙音0 言情 连载

唯识学概要
唯识学概要

妙音0 言情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四九看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四九看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3-29 14: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