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5集《灵峰宗论导读》

灵峰宗论 妙音0 加书签

《灵峰宗论》导读。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10面。

甲二、正文

这以下我们就正式说明《灵峰宗论》的内容。正文当中的第一科,

乙一、发心篇第一

这一科主要是说明我们因地发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地真正发心,讲这两个主题。我们这一科当中分成三科:总标、别明跟结劝。先看第一科,

丙一、总标。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故儒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所以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但夹带利名心,便是三途种子;但执着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种子;但一味出离生死,便是二乘种子;但具真实自觉觉他心,便是菩萨种子;但从自觉圣趣,光明发辉,彻其源底,共回向净土,普与众生,同登极乐,便是无上菩提种子。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好,那么我们把这个论文分成三大科,第一段我们先看总标: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

这个地方是说明我们修行人经过一生的修行,我们到临命终时候有两个差别的果报,第一个就是成佛作祖,他能够在今生当中成就佛道或者成就祖师,换句话说呢,成就种种功德庄严;第二种情况就是堕坑落堑,临命终的时候生起了颠倒,堕落到三恶道去受多生多劫的痛苦。这个“堑”就是一个很深的坑,深坑就比喻三恶道,一个火坑。

基本上我们把修行的果报分成这两个差别,一个是成佛作祖,一个是堕坑落堑。那么这两个差别果报是怎么来的呢?它不是上帝的安排,也不是自然而有的,那么是怎么产生的呢?所争只一念间。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差别就在我们一念心性的迷悟所造成。

佛法的生命观是讲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说生命是由因缘所创造出来的,那么这个因缘的主要因素就是我们一念的心识,万法唯识——说一切的万法唯独是我们一念的心识所变现,离开了一念心识就无有少法可得。那么这个心识在缘起万法的时候,它跟业力是互为因缘的,换句话说呢,我们一念的心识跟境界接触的时候呢就创造很多的业力,如果我们跟染污的境界接触就创造了罪业,假设我们跟三宝的境界接触我们就创造功德。所以这个心识一动,它就是创造业力;业力在创造的时候,它又在熏习我们的一念心识,它对我们心识的功能它能够有熏习的功能,它改变我们的心的功能。

所以心识创造了业力,但是业力也在改变着心识,这两个互相地影响,互为因缘。

我们可以举两个不同的例子。

一、比如说,假设我们内心当中是依止烦恼,经常地随顺烦恼,那么烦恼一动,当然就是一个杀盗淫妄的罪业,可能是一个轻的罪业,也可能是一个重的罪业,总之就是一个罪业。那么这个罪业一造作了以后呢,它又熏习我们一念的心识,使令我们心识里面那个恶的功能增长,那么增长的时候你又很容易再造第二次的罪业,那么这个第二次的罪业又再熏习我们的心识、增长我们心识的恶的功能。慢慢的、慢慢的,在心识当中就创造了一个强大的恶法的功能,那么等到临命终的时候,我们内心的罪业就变现出地狱的刀山油锅出来,我们就在那个地方得果报。

二、假设我们心识是依止的一个清净心,那么清净心一动它就是一种善业,这个善业的造作它又熏习我们这念心,使令我们这念心更加地良善,如是的辗转,临命终的时候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就现前,我们就在极乐世界的莲花里面莲花化生。

所以呢,生命的本质是心识跟业力辗转的因缘而生起的。

但是当我们去追根究底的时候呢,主要的关键还是一念的心识,心为业主,心识是主宰着业力的方向。所以当我们在判定果报的时候呢,它的关键点还在一念心性的迷悟,这个大方向是这个地方决定的。这一段是一个总标。这以下第二段、引证。把前面的观念引用儒家的教理加以证明:

故儒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这以下蕅益大师引用两段的儒家的经文,

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儒家的经典上说,我们一念的心识有两个主要的功能:一、人心:这个人心就是一种随顺于私欲的烦恼,我们个人的欲望,随顺于我们私欲的烦恼。二、道心:随顺于理性的一种正念。那么基本上,儒家是说我们内心当中有两种的差别功能,我们也有善良的心识,也有邪恶的心识,这两个相貌不同。人心的相貌就是惟危,是危殆难安,势力很强大;道心的相貌是微弱难明。

换句话说,我们一般人的内心状态,烦恼的势力强过于正念的势力,是这样子,所以我们要造罪业比较容易,要去创造功德就比较困难。所以儒家的思想,它以这样的一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就开展出克己复礼的修学方法。就是说你要随顺于礼,你一定要克制自己。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随顺自己的心情,我们是容易造罪业的,所以必须要克制。这是第一个。

二、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这当中提出了两个人,一个是狂,就是一个狂妄的、很凶的人,第二个是一个圣人。狂跟圣的差别就是,一个是罔念,就是即使你是一个圣人,那么你放纵你的心念,你就变成一个狂妄的人;你本来是一个狂妄的人,你能够克制你的欲望,你就能够慢慢地成就一个圣人。所以说,这个狂人跟圣人就在你心念的调伏上面的差别,你心念上的善恶来做判断。这一段是蕅益大师引用儒家的经典来说明前面的观念。这以下做个总结,前面是引证,这以下举出一个例子来,

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说在舜跟跖,这两个人是同一时代的人。舜当然是一个很贤明的国君,勤政爱民,造福了很多很多人的福利。跖是一个很凶恶的大盗,在山区他聚集了九千多人,到处杀人、抢劫,为害人民。在这两个众生的一期生命当中,一个人是利益了众生,另一个是伤害众生,那么他们两个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呢?“利与善之间也。”

就是说他们这两个生命发挥了不同的功能,第一个是一个贤良的国君,一个是一个凶恶的大盗,他们两个都当然有大智慧、大威德了,他们两个之间的差别就是一个是利益、一个是良善。就是说,一个人他一生当中他追求的是他个人的私欲,他以这样子为他一个生命的目标,以个人的私欲为他生命追求的目标,所以他发动出来的就会去伤害众生,他不能克制他的欲望。那么另外一个人呢,他心中念念是心存良善、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所以他的身口意发动出来的就是造福人民的事业。所以关键点还是一念心的一个利跟善之间的差别。

我们佛教把生命体分成了三类:

一、正定聚:一个是不定聚,一个是邪定聚。正定聚就是你那一念心对于佛法的道理——业果、空性、真如的道理已经如实地安住了,遇到任何的染污的境界来刺激你,你都能够随顺于真理而活动,这个是圣人的境界,正定聚。

二、不定聚:不定聚的众生的心念是不决定的,他遇到了染污的境界他就造罪业,他遇到了清净的境界他就创造功德,所以他内心当中是不决定。

三、邪定聚:内心的烦恼跟邪见特别地坚固,遇到了三宝的境界乃至遇到佛的大善知识的境界,他还是一样会生起恶念的。

这个佛法它把生命分成三大类,正定聚、不定聚、邪定聚,它可也是完全以心念来判断,它不是说:诶你这个人拜了三千拜,你入正定聚,你拜了一拜,你入不定聚。它不是看你外表的事业的差别,是以你内心的迷悟,以这个为一个生命的一个判定的标准。所以这个地方是说“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关键点是看一个人存心的差别。这段是一个总标。我们再看第二段的

别释

所以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

这个是讲到我们修行,当然在三宝当中主要是积功累德。积功累德每一个人的因缘不同,有些人他欢喜受戒学律,以持戒来庄严自己的身口意,戒波罗蜜的功德;有些人听教看经,以止观来庄严自己的功德;有些人他是参禅,参宗坐禅。那么当然,这三个法都是佛陀跟历代祖师所传下的正法,都是一个广大的资粮。但是呢,这样的一个资粮会因为我们因地发心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果报,这以下有五个差别:

但夹带利名心,便是三途种子。

说我们在持戒或者是研究教理或者是修止观的时候,我们的存心是为了名利——我希望我这样的一个造作能够在我今生当中创造广大的声名、得到很多的利养,那么,这个时候你依止这样的心境去持戒、看教、参禅,这个时候是一个三途的种子——地狱、恶鬼、畜生的种子。利名心它本身是一个烦恼的心所,你依止烦恼的因缘来持戒、依止烦恼的因缘来修止观,那么所有的善法它就加持在这个烦恼的境界上去了。

在律上说,我们因地发心不正,不发菩提心,发世间的名利心来持戒修福,那么这个持戒修福的善法会因为你这个染污的贪欲的烦恼所染污,那么你这个果报呢未来是在三恶道,你可能到畜生道做一只牛、羊、猪、狗,那么在牛羊猪狗当中呢是享受那个粗恶不净的饮食跟资具。就是为什么呢?因为你在因地的时候你依止的发心是染污的,所以你就在这种不净的地方得果报,就是这个意思。

但执着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种子。

前面的修持它依止的是烦恼,那么这以下依止的邪见,对一切法有一种自性见,执着取向。比如说我们念佛也是一样,念佛应该是要追求的是一心不乱,感应道交是以一心不乱的功德做基础。但是这个念佛人整天就是向外攀缘,老是想见到佛像、见佛的现前。印光大师说,你这个念佛啊,你内心当中不能向内去调伏你的散乱心,依止攀缘心来念佛,念佛就是想要看到佛、看到极乐世界的出现,那么这样子呢是人天魔外种子。

这个主要的就是一种邪见,不能把一切法会归到一念的心性。一般啊,这个喜欢感应神通的人,这种种性,他下辈子容易变成鬼神道,好一点的话呢,不破戒啊,就是佛教的护法,如果是破戒的话就到魔道去了,那么这个就是他内心当中没有依止一个正法,心外求法来修行。

但一味出离生死,便是二乘种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四九看书【49k.net】第一时间更新《灵峰宗论》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灵峰宗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四九看书只为原作者妙音0的小说《灵峰宗论》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妙音0并收藏《灵峰宗论》最新章节。
咬樱
咬樱

「小妖精x老干部/年龄差7/将高岭拉下神坛」大三暑假,岁樱因脚伤被叔叔托付给他好友照顾。当时她脚刚打了石膏,对方问她要不要帮忙。那天,岁樱除了知道他的名字,还在他肩膀闻到了淡淡的柚子香。陆霁尘,哲学系......

郁七月 连载 31万字

O变A后攻了龙傲天
O变A后攻了龙傲天

温柔(?)漂亮的腹黑攻x只对攻低头的龙傲天受晚十二点日更,封面是捏人,已购买商用权,画手@Dd简介:宋礼玉作为一个omega,主要有三大爱好:织毛衣、插花、煲汤。十八岁,突如其来的二次分化,他变成了一......

山川千野 连载 10万字

小侯爷他追悔莫及
小侯爷他追悔莫及

姜净春是尚书府千金,从小到大皆是金枝玉叶,她想要什么,便有什么。可独独她的表兄,侯府的那个小侯爷顾淮声,她求而不得。顾淮声出身侯府,如檐上雪,窗前月,他是族中子孙最为出色的后生,高不可攀。他喜欢什么样的人,姜净春便去学,张扬惯了的大小姐在他面前,素来乖顺。可饶是如此,顾淮声仍旧不愿多看她几眼。气急败坏的大小姐听了闺中蜜友的馊点子,趁他不注意之时,想要去亲他的脸,可不料及,顾淮声偏头,两人亲到了一处

二十天明 全本 20万字

咸鱼世子妃
咸鱼世子妃

【正文完结】沈芙是个苟且偷生混吃等死的,能嫁进高门显贵的安王府纯属是捡漏。与世子爷定亲的大姐姐突发恶疾,就让在沈家过得谨小慎微的沈芙赶着了。世子心里没有她,沈芙非常明白。她心里也没有他。这世子爷虽位高权重,却也是京城出了名的暴虐杀神,她才不喜欢呢。世子疏离森冷,新婚夜便离开,婚后更是几乎看不到人影,沈芙一点也不在意。她忙着讨好公婆,忙着享受王府的富贵,根本没有时间管那个对她冷漠无视的丈夫。她的要求

如满月 全本 8万字

文豪1978
文豪1978

社畜林朝阳为了工作忙的连相亲都没时间,穿越后娶了知青点最美的女知青陶玉书。以为是抱上了美娇娘,结果对方考上大学后便断了联系。家里人为此饱受闲言碎语的困扰,林朝阳却满不在乎,改革开放的浪潮正滚滚而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他哪有空为了一个女知青浪费时间?他本打算利用先奋斗几年赚上几个小目标,然后迅速躺平,从此当一条咸鱼,弥补自己上辈子兢兢业业赚钱却未曾享受过一天自在生活的遗憾。可还没等他实施计划,消失

坐望敬亭 连载 343万字

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佛法修学概要
佛法修学概要

让你迅速掌握佛法之修学次第!

妙音0 言情 连载

唯识学概要
唯识学概要

妙音0 言情 连载

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

妙音0 言情 连载

天台教观纲宗
天台教观纲宗

妙音0 言情 连载

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妙音0 言情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四九看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四九看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3-07 09: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