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第6集《佛法修学概要》

佛法修学概要 妙音0 加书签

《佛法修学概要》转载请注明来源:四九看书49k.net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页。

我们上两堂课讲到什么是佛陀,现在这一科讲到什么是道法。佛陀的法严格来说有三个重点:安住力、调伏力跟引导力,这三个力量以安住为根本。

我们要面对无始劫的妄想,要处理无始劫来留下的生死业力。我们一生当中,生生世世,要处理的人生问题太多了,很多很多要处理的。我们经过无量的生死轮回,内心累积很多很多的问题。但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自己安住,找到一个家,你不能没有家。一个流浪汉他要承受风吹雨打日晒,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家,他的生命很被动。他只能够利用没有下雨、没有台风时,才能够去做事情。如果我们心中有一个家,不管是下雨,不管是台风,都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而去做我们想要做的事情。

其实我们内心当中是有家的,只是我们选择了不愿意待在家里,我们愿意跟妄想在一起,这是众生一个很大的盲点。明明受到妄想的伤害,但是我们却不知道离开它,不想离开它。在我们内心的深处,有一块没有风雨、没有烦恼、没有业力、没有老病死的地方,那就是我们安住的家。

你不可能永远活在没有人刺激你的状态,不起烦恼的时候,把冷气打开来,你才可以修行,才可以提起佛号。你这句佛号生起来要具足太多条件了,这句佛号也太脆弱了,你怎么禁得起临命终时的考验呢?那时你全身插满了管子,那不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时候啊!所以,你必须让佛号有个家。这个家是很坚固的,不受干扰的。这个家是哪里呢?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道理你要先了解,你不是本来就这样子的嘛。如果我们本来就有妄想,本来就有烦恼,本来就有业力,那这样子人生就没有希望了,佛陀也不要出世了。那么我们不可能改变自己,因为本来就是这样子。但事实上我们本来不是这样子的,是后来才变成这个样子。

因此我们应该把失去的家找回来,这叫安住真如。你必须把这个家建立起来,后面才有资格去处理调伏烦恼、导归净土、导归菩提,还有调伏力,引导力的问题。你的心整天动荡不安——弟子心不安,你心中没有家,修行就很麻烦,永远进进退退,人生充满了变量。

首先要知道,我们无量劫的生命留下很多问题要处理,这是没办法,我们要对过去概括承受,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过去,因果丝毫不爽。我们不逃避过去,但是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把自己安顿下来。先把心中的家建立起来,那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本来没有妄想的角度来面对妄想;本来没有业力的角度来面对业力;本来没有老病死的角度来面对老病死,才有可能在今生短时间成功的。

禅宗的祖师把佛法修学分成三个道次第:

第一个,你刚进佛门,内心很欢喜,这叫“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古人说有相行。你心中很多的愿景,希望能够透过今生的修学,来生有美好的快乐果报,这个可以理解,安乐道。所以我们愿意做义工,愿意利用人家睡午觉时,偷偷跑去扫厕所,我们心中有愿景。今生痛苦没关系,我积集善业,来生照样可以享受快乐的果报。刚开始都是这样子的,有相行嘛。但是你慢慢慢慢地告诉你自己,有相的果报会触动生死业力,你要付出代价的,一个甜美的蛋糕里是有毒药的。

所以我们慢慢慢慢地从有相行提升到无相行,就进入第二个阶段“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一段太重要了。整部《楞严经》就在讲这个观念,告诉你怎么样离一切相。好的相状、不好的相状,通通不要管它。刚开始要先否定自己的妄想,拒绝它几次,它就没有力量。这个妄想为什么势力那么大?是你把它养得又肥又大的,每次都随顺它,辗转增盛,《楞严经》说的“自心取自心”,结果“非幻成幻法”。你每一次都满足你的妄想,随它的愿,结果它像滚雪球越滚越大。到临命终的时候,你的佛号被妄想吃掉了,因为你打妄想的时间比较多,念佛的时间比较少。所以你不对治妄想,临终的时候,就糟糕了。因为你心中有两个势力:一个佛号的势力;一个妄想的势力。

我们要做到不随妄转,第二个阶段很重要。“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你开始要见相离相,虽然有妄想,你慢慢慢慢告诉自己安住,不随妄转,因为这个本来就不是你的东西,没有必要去招惹它。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心中的业力,你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件事情它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不会因为你打妄想而改变的。你看我们现在操心说,这个人还没有回来,那个人怎么样。诸位你要知道,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不会因为你的操心而改变事实。要知道你打妄想是白打了,打妄想倒不如去佛堂念佛。所以第二阶段很重要,离相清净,“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离相就是《楞严经》的思想,但是仅仅离相还不圆满,因为它只是空性。到了法华会上“即一切法”,佛陀告诉你,再把相状找回来,借众生的相,来修你的六波罗蜜的法。但是那个时候心情不一样了,你是见相离相。那时你心中有众生的相,但是你不住在上面,你不执着,只是暂时借用。很多人都劝我要赶快讲《法华经》,我说不要急,先学《楞严经》,修离一切相。

有一位禅师,在行脚时跑到一座很高的山上。他远远望去,在山顶上有一个茅棚,山下几乎没有路可以走上去,因为全部长满了草丛。看样子这个人在上面住很久了,因为没有路可以走上去。所以这位禅师很辛苦地才登到山顶,找到这个茅棚,跑过去敲门。这位修行人一看:欸,有行脚比丘,就请他进来喝一杯茶。这位行脚比丘就问修行人说:仁者,你得何道理在此修行?问这个问题,内行人!内行人不会问,你一天拜几拜?念几声佛号?这些是枝末。他说你心中是安住在什么道,才能够住下来?(得何道理在此修行?)这位住茅棚的比丘说:“几年前,我看到一头泥牛沉入水中(就是有泥巴的牛)。”这位行脚比丘问:“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出来呢?”茅棚比丘回答:“等待泥牛浮出水面。”

这头泥牛沉入水中,古人讲那头牛就是指我们的心,这颗心以前打太多妄想,现在必须让它沉入真如法性三昧里,以空观的智慧好好洗涤这头牛身上的污垢。意思是必须让自己的妄想先沉淀下来,等到这头牛再出来的时候,是一头干净的牛了,是一颗离相清净的心,就有资格从空出假广修方便。这时可以修一切法,叫“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我借众生的心来修布施,借众生的心来修持戒,借各种因缘来念佛,这句佛号是坚固的,叫不生灭心。

所以,诸位我们要知道,一个人的成功失败,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而转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必经的过程,没有一个人可以避免的。如果你看到一个人,修行的时候很快乐,突然间他变得不快乐,不要紧张,好事!真的。修空观的人,没有什么快不快乐,他的心是寂静的,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一定要经过一个没有快乐没有痛苦的阶段,你的修行才正常。如果你学佛以后一直很快乐,不正常喔,因为你没办法进步,因为你活在有相。你不断用妄想、用善业来刺激你的感受,你永远很快乐。学佛要先求快乐,然后没有快乐,然后再有快乐,那就对了,第三阶段再出现那是法喜。

所以,这个地方说明了安住,你必须在心中安住在你的空性,就是清净心先安住下来,你才有办法去处理无量的生死问题。我们在进入主题之前,先谈到安住的问题,以本来无一物为住。

好,我们现在透过前言,知道什么是佛,什么是法,我们现在有资格来讲到修行的调伏力跟引导力了。

甲二、正文分四:乙一、发心篇第一。乙二、正见篇第二。乙三、修行篇第三。乙四、证果篇第四。

我们看甲二的正文。甲二的正文当中有四科:第一个,发心篇第一;第二个,正见篇第二;第三个,修行篇第三;第四个,证果篇第四。前面三个发心、正见、修行是因地的修学,第四个是果地的功德。

乙一、发心篇第一

我们先看第一篇,发心篇第一。发心篇当中有四个主题:

第一个,显心愿为修行之先务。为什么要发心,先说明它的道理。第二个,辨心愿为立行的标准。如何来发心,发心有几种差别的标准。第三个,别明发心的差别因缘,我们如何才能够正确发心。第四个,结示发心的功德以劝修,我们如实发心,有什么样的好处。

丙一、显心愿为修行之先务

先看第一个,心愿为修行的先务。就是说,修行为什么要先设定目标,先说明这个道理。

看经文。

(一)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提愿,不可缓也!

---

《劝发菩提心文》

---

好,我们加以解释。

我们前面讲到内心的安住,这个地方讲到发心的问题。就是说,“尝闻入道之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发心跟立愿是差不多了,是很接近的,就是你要先有一个目标。安住了以后,下一个就是引导。为什么要先有一个目标引导呢?因为佛法的法门太多了,而人生太短暂了,你不可能什么都去尝试。所以你心中有一个家以后,就要开始注意。就是说你用短暂的时间,希望自己来生变成什么样的结果,这样你才可以集中心力,去做你该做的事情。我们在修学法门的时候要有所选择的,这跟你的目标有关。你必须用你的目标来检查你的过程,看看有没有偏差。

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才能够知道,为什么要发心!在天台宗叫作“善知通塞”。就是说,有人告诉我这个法门,也有人告诉我那个法门,那我要怎么取舍呢?你要知道“善知通塞”。就是说,这个法门对你的目标是通,有加分的效果,会让你的修行更畅通。你修这个法门,让你趋向目标更畅通,那这个法门可以修;修这个法门让你的目标变成阻碍,这个你不能修。所以你人生的选择,完全从目标来判断。没有目标,就没办法判断你的过程,哪些要取,哪些要舍。所以说“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不管是上求佛道,或是利他的下化众生,都必须要有目标来引导。所以我们修行当中,刚开始先安住空性,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你的人生。安住以后下一个就是引导了。设定一个目标,看你来生希望变成什么结果,然后用你短暂的生命去实践它,所以第二个就是发愿。

前面是从正面来说明,以下是从反面来说明,假设你不设定目标的过失。

假设一个人,不发广大心,也不立坚固愿,整天人家共修,他也来共修;打佛七,他也来打佛七,这样子“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打佛七最容易看得出来,一个人心中有没有目标。你看有的人打佛七,他也无所谓啦,你打板我就进来,你说打完我就出去,就这样子,七天把佛号念完就算了呗。但是这样子,你这句佛号没有力量。就是你很想要念佛,但不是“我一定要念佛”,你只是很想要而已。

有些人打佛七时,是有目标的。你看他提起佛号的时候,他的神态就不一样,带目标而来。这种人是有备而来,他可能遇到重大的灾难了。他来念佛,每一句佛号,是有真实力道下去的,把力量放进去了。为什么?因为他有目标。

修行,其实只有你知道而已。诸位要知道修行跟上班不一样。上班你只要打卡,走的时候再打一次卡,中间做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你念佛的时候,是不是有用心,这个差很多,差非常多。我常常说,有些人打佛七是结缘的佛七,跟阿弥陀佛结个缘。欸,我来了,跟阿弥陀佛打个招呼。你根本没有办法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你连阿弥陀佛的门都没有进去。因为你念佛号的时候,没有把心放进去。为什么呢?因为你无所谓,不想做些什么改变,反正觉得就这么回事,打佛七就打呗。

但是,如果你真的是有目标,那就不一样了,你是希求救拔。一个贫穷的人,在追求珍宝的时候,他有所求。所以净土宗是要有所求的,它是有相行。如贫得宝想,如病得药想,这个人是有备而来。我不用等到第七天,光是凭你的心态,知道打完佛七,你的收获一定不可思议。同样一句佛号,准备好了,念起来就是无量光无量寿;没有准备好,它就是一个音声,就这样子,什么功德都表现不出来。

所以你今天会接触到很多的法宝,拜忏的时候没缺席,拜八?八佛的时候也在,打佛七的时候你也在,但是为什么你修了几?年,还是这样子呢?因为你缺乏一种目标,没有愿力就没有动力,所以叫“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还是徒劳辛苦。”虽然你修了一个妙法,但是这个妙法的功德显现不出来,因为你没有把真实的力道放进去。你不能永远活在“我很想要修行”,不可以!你要提升到“我一定要修行”!

修行成功的人,你看看往生净土传,都是背水一战,没有例外的。一个人在临命终时,能够冲过生死大海,就是,我没有退路了,我是业障生死凡夫,前面是我唯一的出路,就一念心提起来冲过去了。不是说你佛号念得多,临终就往生了,不是这样子的。你没有下决定的心,那个佛号就只是百千万句。你有一千万个石头,比不上一颗的钻石。诸位要知道,临终就一念而已。所以印光大师常说,要发起决定性的信愿,这就是目标。

没有目标除了修行不得力,还有一个问题,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

你不发菩提心,没有真实的把整个功德导归净土、导归菩提,你的心就很容易贪恋生死的果报。生死的果报为什么是魔业呢?因为你在第二生时就开始放逸了。你做义工时,心中希求来生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杂染的。你第一生作这样的期待,等到来生快乐出现时你一定放逸。放逸就开始造业,第三生就堕落了,就落入一种生死的恶性循环。第一生造业起善业,第二生享受,第三生堕落。堕落以后从痛苦里面出来,你充满了悔恨,又开始修善。修善以后福报修得老大,又开始放逸,第三生又堕落。堕落以后呢,从三恶道爬出来,又起惭愧心开始修行。你永远在恶性循环,因为你没有发起真实的菩提心。你所修的善法,虽然佛陀施设很多的妙法,仍然不足以引导你到一个固定的目标去。所以“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读屋】《病案本》《我娘四嫁》《了了》《渣攻改造,BE改写HE》《男主的豪门后妈躺赢了》《小侯爷他追悔莫及》《空间渔夫》《奥特曼:原来这边是简单模式》《男主怀了我的崽

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四九看书49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佛法修学概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四九看书只为原作者妙音0的小说《佛法修学概要》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妙音0并收藏《佛法修学概要》最新章节。
离婚后回家种田
离婚后回家种田

1.金满办理完离婚手续,没有要小孩,独自拿着行李进了安检口。意外接到了前夫妈妈的电话,他接了起来。“金满,你要自尊,但是从你进陆家的门,就捡不起来了。你要捡,也要问问燕林他愿不愿意,你回来,我们好好的......

春酒醉疏翁 连载 3万字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本文文案】运夏市三中高一(10)班,是老师们避之不及的存在。高中毕业就要继承家业的富二代、父母离婚各有新家的没人管的孩子、大脑发育障碍的问题少年……全塞进了10班。平均成绩常年垫底不说,家里有背景的......

linnay 连载 10万字

神农道君
神农道君

【国风游戏】【全新设定】一觉醒来,你成为了玄幻游戏中的【司农】官。【王朝鼎盛】版本:你苦修《节气令》,从【风调雨顺】到【呼风唤雨】、从【五谷丰登】到【万物生长】、号令四季,默默发育。你小有成就,随军出征、掌《四农书》,冰封千里大河,为大军开道,《瘴气》杀敌,《雾影》阻万军,立不世战功,位居大司农,窃王朝命数,尽归吾身。【灵气复苏】版本:你养育【山精野怪】:双生并蒂莲使你水火不侵,七星剑竹一剑光寒十

神威校尉 连载 85万字

被迫嫁给一个枭雄
被迫嫁给一个枭雄

简介:【绝世枭雄VS清冷美人】梁朝末年,山河飘摇、胡人铁蹄南下,自此开始长达百年的乱世,文化断层,史称“胡马之乱”。漠北王拓跋骁,汉胡杂血出身寒微。十六岁横空出世......

拭微 连载 8万字

咸鱼世子妃
咸鱼世子妃

【正文完结】沈芙是个苟且偷生混吃等死的,能嫁进高门显贵的安王府纯属是捡漏。与世子爷定亲的大姐姐突发恶疾,就让在沈家过得谨小慎微的沈芙赶着了。世子心里没有她,沈芙非常明白。她心里也没有他。这世子爷虽位高权重,却也是京城出了名的暴虐杀神,她才不喜欢呢。世子疏离森冷,新婚夜便离开,婚后更是几乎看不到人影,沈芙一点也不在意。她忙着讨好公婆,忙着享受王府的富贵,根本没有时间管那个对她冷漠无视的丈夫。她的要求

如满月 全本 8万字

唯识学概要
唯识学概要

妙音0 言情 连载

灵峰宗论
灵峰宗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天台教观纲宗
天台教观纲宗

妙音0 言情 连载

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

妙音0 言情 连载

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妙音0 言情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四九看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四九看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1-31 21: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