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佛法修学概要》23-26集研讨 (第1/3页)

佛法修学概要 妙音0 加书签

课程摘要

23、整个佛教的修学都是心地法门,因为外境你根本改变不了!

我们一般的凡夫,也知道自己生命当中有很多问题,也想解决我们的生命问题。没有经过佛法训练的人,是从外境解决起,我们把生命用来经营我们的外境。我们从小很努力地读书,为了追求一份好的工作,长大以后我们努力地工作,我们追求一种今生的快乐。

但是一到人生的五十岁后,你再回首,会发觉这个人生,伤痕累累,人生不堪回首。我相信你上了年纪,就会发觉人生充满了无奈。我们到了晚年,这个生命中是你小时候规划的很少很少,人生有太多的突然状况。为什么这样子呢?只要一句话就可以解释了,因为外境本来就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它是过去所造的一个业已经成熟了,它已经从种子位变成一种现行位,已经变成一个水果,不是以前的种子了。它经过长时间的酝酿,辗转地增盛,已经从种子位变成一个可以食用的成熟的水果了,你怎么去改变它呢?

所以我们对外境强作主宰,弄到自己心有千千结,就是不能认命。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搞错了方向,不应该解决我们的外境,这个方向是错的,因为它不是问题的根源,它是个枝末,而且它是前生所残余的业力变现出来的。

我们看看经典,可以看到,释迦牟尼佛面对自己的业力,也是无可奈何。释迦牟尼佛的家族被灭时,他曾经试图阻挡了三次,琉璃王照样把它灭掉,因为「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

业力不是佛陀创造出来的,是佛陀发现出来,是人生本来就有的轨则。所以我们今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把生命投注在一个没办法改变的地方。等到你发现时,年纪已经过一大半了。

不能去改变外境,只能够认命。所以,佛法要我们先知命认命,然后再去改造未来。佛教是改造未来,创造来生的。所以正确的方法,是改造我们的内心。虽然心跟境是互动的,但是关键是心。佛弟子占了一个很大的便宜,就是能够很快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再依止佛陀的解决之道。所以整个佛教的修学都是心地法门,因为外境你根本改变不了。

改变内心从佛法的角度,它主要是两个重点:一个是道的修学,一个是法的修学。道的修学我们一般叫做理观。理观它是静态的修学,就诸位来讲堂听法师的开示叫做闻慧;回去以后,你慢慢地去思惟消化,转成你心中智慧的观照,这叫思慧。就是刚开始修学之前,你必须从佛法的教理做闻思的工作,在心中产生道的安住,我们修行人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心安住,这是第一个工作。我们的心一般是不安住的,因为我们的心都是被外境一刺激,就产生感受,感受活动又会带动妄想,妄想再活动久了变成执着。所以我们的心禁不起刺激。

这个时候佛陀告诉我们,你先不要跟着感觉走,先安住在佛法的道理。以人天乘来说,它的道理就是善恶的业果。我们刚开始在调整内心时,心中先相信生命是有轨则的,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要把这个道理经常放在心中安住,用这个道理来审量、来观察你的身口意,是不是合乎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刚开始是在道中安住。

透过理观的智慧,安住以后,还要有一个引导。你要有一个目标,我们来生要往哪里去?今生已经是不可改变了,今生已经是一个既成的事实,不要再去改造你的今生,如果你够聪明的话,会知道这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啊!

你要认命,才可以放弃你的外境,从内心中好好地去耕耘,那是一个广大的田地。当你开始放弃外境,开始在经营你内心时,你的修行上路了,至少你方向正确了。所以我们在学习佛法时,先从道理的安住,然后从道理中再设定目标,所谓的安住力,引导力。

24、造业最可怕的就是经常数数现行,无惭无愧,破坏善根!

在《楞严经》上讲得很清楚,杀盗淫妄有四种清净明诲,这四种清净明诲,它牵涉到两个重点:第一个,业力的问题;第二个,心态的问题。如果杀盗淫妄你是偶一为之,你就做一次或者两次、三次,在三次以内,叫偶一为之了,你犯了以后马上忏悔,那这个问题不大,顶多也就是业力的问题,你就在心中创造一个业力。因为你不再造作这个业力了,慢慢慢慢忏悔,也就会变成不增长业,至少不障碍你往生。

但如果你经常数数现行,这个造业——杀盗淫妄,最可怕是什么?就是无惭无愧,最麻烦,这个火一直烧,烧到已经不是业力,它怎么样?破坏善根,这糟糕啦!《楞严经》它所害怕的就是在这里。你本来是在造业,造业顶多是痛苦,但是佛教徒最怕的不是痛苦,就是说,你破坏我的善根,那糟了!你的善根还在,你只是造了罪业,你还有希望,因为你心中有善根,还可以去教导你,你还可以产生生命的反转。

所以临终往生的人,他带业往生,不能破坏善根。他造了杀盗淫妄的罪业,一定要忏悔。你不能放纵这个业力。已经侵蚀到你的根,到骨头去了,那就糟糕了。

什么叫破坏善根呢?以杀生来说。你杀生,杀完了以后,你赶紧忏悔,就算你没有忏干净,你有惭有愧,顶多就是多病。但是你身体生病,起码你还可以修学佛法,还是走在菩提道上。

但是,你这个杀生一直造,造到最后的时候,你已经不是走到菩提道了,而是走到鬼神道了,你如果是无惭无愧地造业,那是变罗剎鬼。你很努力地做义工,很努力地做施舍,所有的善业是使你变成鬼王,你的生命已经是本质上的改变了,这糟糕啦,杀生变成去鬼道。

所以很多所谓英雄好汉,革命烈士,他这个杀业造得无惭无愧。但是杀生没有理由——你不要说什么维持正义,那个都是废话,杀生不能有理由。当然也有例外,例外是什么呢?杀生的例外就是恐怖攻击。你知道这个人他要发动一个恐怖的攻击,要杀很多人,那律上说,杀广大的人数,而且你知道用任何方式跟他沟通,他完全听不进去,而且时间紧迫,菩萨做如是思惟:我必须牺牲我的戒体把他给杀了,救广大的人。这个时候,菩萨的善根没有破坏,而且多诸功德,这个是例外。这个人他已经起颠倒了,你跟他说什么都没有用,他要启动炸弹了,你赶紧把他杀了,这个是杀戒的开缘。除此之外,都不可以!在律上说,乃至于有杀害父母的不共戴天之仇都不能犯杀戒,因为他们过去有他们的业报。

这个淫戒的问题在哪里呢?尤其是求生净土要注意了,它是障碍出离的。其实杀生所障碍的善根,是偏重在大悲,理论上对净土的往生来说,它的障道还没有像邪淫那么严重。因为净土宗它称感应道交,大悲心还不是重点,出离心才是重点。那么你造了邪淫以后,有什么问题?当然你有一个罪业了,那如果你继续造下去,无惭无愧,那糟糕了!你的出离的善根破坏掉了,变成魔道。

在《楞严经》上说,魔道——你心中贪恋生死,临终时你就发觉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力量,一个绳子把你绑住,你这个脚根本走不开,就是你那个邪淫的业造得太重了,已经侵损到你的善根了,这就危险了。

所以这个业,你即便造了都有办法忏悔,只要你发现得早。我们一个净土宗的人,绝对不能让罪业侵损到你的善根。在侵损到善根之前,你赶紧把它忏掉,让它变成不增长业,让它沉淀下来带业往生。

所以学戒的好处就是说,你发现你有问题了赶紧处理。它本来是表皮的这个肉受伤,一个外伤而已,侵损到业力,折损你的福报而已。以邪淫来说,它折损的福报就是:你本来有功名,本来可以有很大的高官,但你犯了邪淫,这个高官功名没有了,如此而已。

但是,如果你一直造一直造,造到最后,你菩提的善根里面那个出离心破坏了,变成贪恋娑婆了。那这个损失就很难去算了,它已经伤到你的骨头了,伤到根了。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造业为什么会障道。就是说,如果你这个是无惭无愧的话,那就伤到深层的善根;如果有惭有愧,它顶多也就是一个罪业,透过忏悔,这个罪业是可以不起现行的。

25、不要小看五戒十善,这是一个起码的标准!

凡夫众生在整个十法界的缘起定位是什么呢?我们的定位就是一个罪障生死凡夫,这就是我们目前的定位。一个生死凡夫为什么加上「罪障」呢?因为我们的生命在流转当中,既有「罪」又有「障」,这种「罪」跟「障」的结合,使令我们的生命充满了不确定。我们不知道来生要飘到哪里去,更严重的是,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因为我们外有罪业,内有颠倒妄想的障碍,所以这个「心」跟「境」,「心力」跟「业力」经常交互地作用,人生充满了不确定。一个凡夫众生只要没有学佛,你的人生是没办法规划的,即使要规划也都是在打妄想,因为你做不了主。

佛陀在《法华经》把我们这种生命的不确定,讲一个譬喻,说我们就像一个在外流浪的乞丐,《法华经》上说,这个有三种过失:

第一个,没有住处。他今天睡在公园,明天睡在马路,他哪有家呢?这是第一个,没有住处,他的内心是不决定的。你用好的因缘刺激,带他来共修,他就念佛;你带他去不好的地方,他就放逸。他的心哪有家呢?完全跟着感觉走,这是流浪汉的第一个特色,没有家。

第二个,没有资粮。从佛法的角度,我们凡夫不能够创造一个决定性的善业,是因为你没有善根。我们所有的善业,都是外境刺激的。一般人都是看到了可怜众生,他才会生起慈悯心;你刺激他,他的内心就造罪业,所以他不能创造一个自己决定的善业力,只能够靠一种善良的外境的资助才可以造善。所以就跟乞丐一样,乞丐自己没有饭菜,有人施舍他,他才有办法得到饭菜,他没有决定性的资粮力。

第三个,没有目标。一天过一天,反正时候到了再说。

所以,我们凡夫众生,无量劫来我们的生命有三种相貌:第一个,没有住处;第二个,没有资粮;第三个,没有目标。古德说,很像空中的羽毛,随风飘荡。你运气好,遇到好的因缘,刚好住在净宗学会的隔壁,反正闲着也闲着,就来念佛,欸,念念念,起欢喜心了;你运气不好,家住在一个放逸的歌厅,整天你就听歌。

就是说,你不可能从内心发出一个愿力——我一定要誓断一切恶,我一定要誓修一切善,我一定要誓度一切众生。我们的功德力都是从外境而来,这种都是不算的,你的资粮都是外在给你的。

这种情况,我们把它分成两种:就是没有住处跟没有目标,这是属于内心的问题,心理的问题;没有资粮,这个是指外在的业力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凡夫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心理的问题;第二个是外在业力的问题。

这两个会互相作用。我们讲过,心理创造了业力,业力又牵动了心理,所以这个心跟业,我们一般凡夫纠缠不清,有业力,有心力,人生就无解了,我们已经没办法去处理问题。因为你的心受业力的牵动,业力又受你心力的创造,两个相辅相成,狼狈为奸。

直到伟大的佛陀出世,开始解决我们的障碍。大智慧的佛陀,他先处理心理问题。他知道业力是无解的,业力这一块先不碰,因为这个无始劫来的业力,盘根错节,已经是说不清楚了,这一块业力是无解了,因为它积习太久。

所以我们不要一开始去改变外境,这是错误的,因为你改变不了,错综复杂,连释迦牟尼佛都不能够去改变他的外境,佛陀的圆满来自于内心的圆满。我们看佛陀的一生,他并不是没有挫折,佛陀的一生也充满了挫折,但是他是怎么样?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他不随外境而转。

所以当心力跟业力纠结在一起的时候,诸位!你要先掌握正确的方向,先解释、先处理心理这一块。佛陀告诉我们,一开始学佛要先听经闻法。在内心当中,听闻佛法要成就两种善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佛法修学概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四九看书只为原作者妙音0的小说《佛法修学概要》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妙音0并收藏《佛法修学概要》最新章节。
离婚后回家种田
离婚后回家种田

1.金满办理完离婚手续,没有要小孩,独自拿着行李进了安检口。意外接到了前夫妈妈的电话,他接了起来。“金满,你要自尊,但是从你进陆家的门,就捡不起来了。你要捡,也要问问燕林他愿不愿意,你回来,我们好好的......

春酒醉疏翁 连载 3万字

治疗满级,团宠小肥啾
治疗满级,团宠小肥啾

简介:【公告:7.17日入V,更1w字~】云宥清穿到了魔法世界。末世凭借治疗系异能爬上基地高层的他一朝穿成了小动物,是一只巴掌大的小鸟。兽贩将它装入宠物箱,在市场贩卖,丑萌丑萌......

云劫 连载 9万字

咸鱼世子妃
咸鱼世子妃

【正文完结】沈芙是个苟且偷生混吃等死的,能嫁进高门显贵的安王府纯属是捡漏。与世子爷定亲的大姐姐突发恶疾,就让在沈家过得谨小慎微的沈芙赶着了。世子心里没有她,沈芙非常明白。她心里也没有他。这世子爷虽位高权重,却也是京城出了名的暴虐杀神,她才不喜欢呢。世子疏离森冷,新婚夜便离开,婚后更是几乎看不到人影,沈芙一点也不在意。她忙着讨好公婆,忙着享受王府的富贵,根本没有时间管那个对她冷漠无视的丈夫。她的要求

如满月 全本 8万字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简介:一觉醒来,孟箬发现自己穿书了。身为书中的作精女配,她会疯狂嫉妒女主,作天作地,下场凄惨。而书中女主,她的继妹郑婉,只需等着家里的安排,就能拥有一份好工作,嫁给一个老实好男人,过上......

荔枝雨 连载 27万字

我夫郎是恶毒男配
我夫郎是恶毒男配

郑山辞穿书了,他穿成了恶毒男配虞澜意的炮灰丈夫。原主因缘巧合和恶毒男配虞澜意成亲,在奔赴小县城后虞澜意处处讽刺看不起丈夫,丈夫最后受不了联合蓝颜知己把虞澜意杀了。现在他在宴会上被人抓住和虞澜意同处一室,在大庭广众之下私会,虞澜意本想让男主和自己关在一起结果关错人了,现在他用袖子遮挡着脸,对着郑山辞怒目而视。面对众人的指责,郑山辞咬牙:“我娶。”郑山辞嘴里发苦,这人完全就是一个作精,侯府娇养的嫡哥儿

端瑜 全本 8万字

唯识学概要
唯识学概要

妙音0 言情 连载

灵峰宗论
灵峰宗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天台教观纲宗
天台教观纲宗

妙音0 言情 连载

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

妙音0 言情 连载

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妙音0 言情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四九看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四九看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1-31 21: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