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逆臣(三十四)

帝国再起 张维卿 加书签

四九看书【49k.net】第一时间更新《帝国再起》最新章节。

科举本就是这个时代最为正常的选官模式。自甲申以降,满清已然举办了六次科举考试,不光是从顺治三年开始每隔三年一次的明时旧例都未曾有过取消哪怕一回,甚至在顺治四年还加科过一次,不可谓不积极。而明廷这边儿,也曾举办过隆武朝乡试和孙可望的昆明乡试。

在座众人除了提出议桉的陈凯外,皆是科举考试的深度参与者和获益者,对于这项制度从心理上自是乐见其成。但是,却不代表此法不存在切实问题。

“天子不在,殿试如何举行?若仅仅是在各省举行乡试,考中者亦不过时举人功名,何以充实六科?”

“如今长江以南半壁江上尚未抵定,我等便急着举行科举考试,会否对北方士子不公?”

“福建、广东两省收复已逾五载,广西、江西和贵州则是刚刚收复,云南的情况应该比这三个省好一些,毕竟鞑子也没待多久便撤兵了,与闽、粤当是相仿佛。可浙江和南直隶仍在大战,就连湖广北部地区的战事也尚未完结。地方上还没有彻底安定下来,士心不稳,是否过于急切?”

“长江以南抵定在即,如竟成所言,战时内阁要尽快担负起联合各路王师的用,抡才大典又不可仓促举行,只恐缓不济急。”

钱谦益、文安之、郭之奇和张煌言先后表示了担忧,对此,陈凯并没有给他们以解决方案,反倒是将另一些他们尚未想到或是尚未提及到的问题一并摆在了台面儿上。

“问题还不只是这么多。”

迎着众人的不解,陈凯继续言道:“朝廷抡才大典,不是说举办就能举办得了的。考题有诸位在,自不待提,考试地点也都是现成的,可考官如何选择?士子的参考资格如何评定?若有士人得中过鞑子举办的院试和乡试的功名,我们是否予以承认?再有就是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举办科考的费用如何解决?”

“这……”

这个议桉本就是陈凯提出来的,显然,他远比其他人要想得更早,自然也有更加充裕的时间来想到更多的问题。

“考官不是难事,院试由各省的提学道负责,乡试无非就这几个省,我等操劳些或是责成一些在乡的翰林、阁老襄助,亦无不可。难的是参考资格评定,现在这年景,莫说是结保了,怕是不少士子就连乡保和互保都凑不齐的。”

郭之奇是做过提学道的,对于科举考试从官方到考生的一应准备工自是最清楚不过。为了防止冒籍、匿丧等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应试,明廷规定参考考生除了亲供外,还要提交乡里保举、生员互保和官员结保以为身份证明。而且现在天下大乱,还要防着有人匿名参考、越级参考或是冒名顶替……

“还有,大明凭什么要承认鞑子的功名?”

“可鞑子已经承认了大明的功名,我们不承认的话,岂不是平白要将那些已经取得了鞑子功名的读书人都往鞑子朝廷那边儿推吗?”

“推就推了,怕他们干甚!”

“仲常,事关重大,不可意气用事。”

“牧翁,您是元辅,自要顾全大局。但下官想问一句,若是鞑子的汉军旗人前来参考,我们要不要承认?”

“仲常!”

光是一个是否承认满清功名的问题,郭之奇便与钱谦益吵了起来。从功利的角度出发,科举本就是为国敛才的途径,亦是争取儒家士大夫支持的良方,既然满清得了初一,大明凭什么不了十五。可是,这对于那些在家乡被满清占据后仍旧以大明遗民自居,至死不肯参加满清的科举考试的遗民而言、对于那些始终为大明奋战而没有机会参与科举考试的官员和潜伏者们而言,又何谈公平二字。

这一幕,着实让陈凯吃了一惊。可是转念一想,郭之奇如此倒也并不值得奇怪,多年前永历朝廷在肇庆时,为了笼络反正的李成栋集团,一度在用人行政上“重反正、轻守节”,甚至发展到了以曾经剃发降清为提拔的标准……

是否承认满清功名一事,正是郭之奇他们此前激烈斗争过的,显然是触动了其人的心结,这却是陈凯始料未及的。但是,出于对自身的身份认定和其他守节官员的利益考量,郭之奇也必定会继续斗争下去。

可放在钱谦益那里,曾经剃发降清的过往使得其无论是出于公心,还是出于私利,都免不了要承认满清的功名。毕竟,钱谦益是东南潜伏者们的领袖,他的消息能够如此灵通,能够如此肆无忌惮的对满清地方高官进行拉拢、游说活动,自然是有着不少已经考取了满清的功名,甚至是已经进入到了满清官场的士人们在他背后加持,他就算是不为他自己着想,也要为那些同为潜伏者的同伴们着想。

此间,文安之已经喝止住了二人的争执。一旦稍许冷静下来,他们亦是连忙向对方致歉。只不过,若要二人在这上面妥协,怕也是难以想象的。

这便是原则问题,陈凯叹了口气,只是稍思量,便突然笑道:“若是有一天,鞑子的满榜状元跑来大明的吏部哭着喊着要求侯缺,也许,对于大明而言倒是一件好事。不过,现在考虑这个,还是为时尚早。”

满清在顺治九年和顺治十二年都曾将科举考试分为满汉两榜,以扩大满洲旗人在清廷内部的占比,也诞生了有清一朝唯二的两个满洲状元。不过,满榜状元的含金量实在有限,始终为人诟病,倒是后来出过一个蒙古八旗出身的状元郎,为多数人公认为有清一朝唯一一个旗人状元。只是那时候已经是同治年间了,我大清离亡国也就剩下最后那几十年了,那时候旗人之中多是提笼架鸟,但凡有些上进心的也都是一副汉人士大夫派,便是这位蒙古状元也是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选择自缢守节。

陈凯此间看似打趣儿,实际上还是在暗示他们没必要现在就争个是非对错出来。毕竟,科举考试现阶段问题多多,只怕一时半刻也不是那么容易搞得出来的。

“对了,竟成,你刚刚说得举办科考的费用……”

眼见着陈凯也出言相劝,张煌言便连忙把话题转到了另一件事情上面。对此,陈凯亦是连忙把话接了过去:“我曾听曾阁老说起过,隆武皇帝在位时的龙飞首科,曾得到君臣上下的高度重视。奈何,那时候仅仅是因仅仅是因为一个举办费用,便硬是从隆武二年的三月一直拖到了六月初七才举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四九看书】地址:49k.net,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帝国再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四九看书只为原作者张维卿的小说《帝国再起》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维卿并收藏《帝国再起》最新章节。
穿越当县令
穿越当县令

纪楚一朝穿越,穿成即将上任的小县令。他出身耕读人家,全家十几口人供他念书,念到如今已经二十载。不好再给家人添麻烦,原身考上功名便匆匆参与遴选。无根基无人脉的原身被派往匪乱频生的边关任职。本以为此生再也......

桃花白茶 连载 6万字

国民法医
国民法医

尸体:请问你礼貌吗?

志鸟村 连载 329万字

代兄娶了白月光后
代兄娶了白月光后

接档文《大婚前夺回自己的身体》,另类追妻火葬场。沈郑两家定亲了,但定亲的沈安和早就死了,沈安宁冒充兄长去迎娶长嫂。踏入洞房的那一刻,下属递来一瓶迷药。不能洞房,一脱衣服就会露馅了,所以用迷药将新娘眯晕。沈安宁走投无路,在唇角上涂了迷药,绞尽脑汁想要怎么亲吻的时候。她的阿嫂主动靠近,捧起她的脸颊轻轻地吻了。清冷的女人,脖颈微抬,露出一片雪白的肌肤,风光旖旎。光影笼照,郑冉冰肌玉骨,光影勾勒出冷面

昨夜未归 全本 7万字

普罗之主
普罗之主

他叫李伴峰,山峰的峰,不是发疯的疯,医生说过他没有疯。为了救朋友一条命,他去了96号站台,上了1160蒸汽列车,来到了停留在蒸汽时代的普罗州。他遇到了老唱机里的红颜知己,月份牌里的绝世佳丽,老座钟里的摇摆名姝,酒葫芦里的世外高人。这里有越吃越猛的食修,越抽越强的烟修,越杀越狠的武修,越喝越狂的酒修。这里有哪都想去的旅修,还有哪都不想去的宅修。天下百门,谁与争锋。普罗万修,谁是魁首。伴峰穿上西装,戴

沙拉古斯 连载 311万字

仙工开物
仙工开物

火山中,先贤大能遗留的机关仙宫,渴望着后继者。母亲舍命争取,获得仙宫宝印,临终托付宁拙。我佛心魔印!渡己为佛,渡人成魔。掌印者,轻刻心印,驭机关若羽。众人御之,神疲意重;宁拙则以一纵万,轻盈若舞。宁拙:“娘,孩儿一定不负您的嘱托,取得那仙宫!”正是:仙偶通灵秘,工巧合至理。开宇出新境,物华与天齐。古钟传法度,月下舞清辉。真身具万象,人间谁与敌!

蛊真人 连载 73万字

永历四年
永历四年

永历四年九月,清军为彻底击败盘踞于舟山群岛的鲁监国系统明军,先期围剿与其势同犄角的四明山反清武装。是役,清军在击溃当地明军主力后进行了血腥的洗山的行动。自此之后,一度由于满清的民族压迫而人口激增的四明山地区再也无力组织起大规模的反清武装,而四明山的陷落也直接导致了一年后的舟山之战中鲁监国系统明军的孤立无援,以及浙江反清大局的彻底败坏。永历四年七月,穿越者陈文意外的出现在此地,在这片抗倭名将戚继光曾

张维卿 其他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四九看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四九看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18 17:32:18